新媒体视角下国学文化媒介奇观化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论 | 第9-17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 (三)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国学文化传播奇观化趋势概述 | 第17-27页 | 
| (一)国学文化的四种传播方式 | 第17-22页 | 
| (二)媒体奇观的缘起:从景观到奇观 | 第22-23页 | 
| (三)国学文化传播的奇观化趋势 | 第23-27页 | 
| 第二章 国学文化传播的时代性特征 | 第27-36页 | 
| (一)传播符号:视觉化传播 | 第27-29页 | 
| (二)传播内容:文本的趣味性与相关性 | 第29-32页 | 
| (三)存储技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 第32-36页 | 
| 第三章 国学文化媒介奇观 | 第36-45页 | 
| (一)消费主义冲击,商业色彩侵袭 | 第36-39页 | 
| (二)古装影视剧:失控的文化创新 | 第39-42页 | 
| (三)视觉传播消解文化精髓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国学文化媒介奇观的文化解构 | 第45-50页 | 
| (一)经济效益与文化解构 | 第45-46页 | 
| (二)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创作 | 第46-47页 | 
| (三)审美降级:视觉与感官追求最大化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当代国学传播媒介奇观问题的反思 | 第50-55页 | 
| (一)国学文化传播的内容 | 第50-51页 | 
| (二)国学文化传播的主体 | 第51-55页 | 
| 结语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