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电业局社区自动化抄表系统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第7-12页 |
目次 | 第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引言 | 第12页 |
·自动抄表系统现状和研究内容 | 第12-19页 |
·自动抄表系统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自动抄表系统原理与构成 | 第13-14页 |
·目前抄表终端系统方案 | 第14-18页 |
·SG186工程含义 | 第18-19页 |
·智能电网 | 第19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9页 |
·本论文的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自动抄表系统建设总体架构和要求 | 第21-28页 |
·建设原则 | 第21页 |
·自动抄表系统架构 | 第21-24页 |
·系统逻辑架构 | 第22-23页 |
·系统物理架构 | 第23-24页 |
·系统安全防护 | 第24-27页 |
·总体要求 | 第24-25页 |
·边界防护 | 第25页 |
·网络安全环境防护 | 第25页 |
·主站和终端设备安全防护 | 第25-26页 |
·业务应用安全防护 | 第26-27页 |
·系统指标 | 第27-28页 |
第3章 主站设计 | 第28-44页 |
·主站逻辑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主站物理架构设计 | 第29-33页 |
·主站网络设计 | 第29-30页 |
·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 第30-31页 |
·应用服务器设计 | 第31-33页 |
·接口服务器设计 | 第33页 |
·软件设计 | 第33-36页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33页 |
·软件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软件模块关系及部署 | 第34-35页 |
·采集数据流程 | 第35-36页 |
·应用功能设计 | 第36-38页 |
·自动抄表 | 第36-37页 |
·预付费管理 | 第37页 |
·负荷管理 | 第37页 |
·用电监测 | 第37-38页 |
·终端管理 | 第38页 |
·运行管理 | 第38页 |
·接口方案 | 第38-44页 |
·实现方式 | 第38-40页 |
·与营销应用系统接口 | 第40-42页 |
·与其它应用系统接口 | 第42-44页 |
第4章 通信信道及接口 | 第44-58页 |
·通信信道建设原则 | 第44-45页 |
·远程通信 | 第45-55页 |
·远程信道接口设计 | 第45-46页 |
·远程信道组网方案 | 第46-54页 |
·远程网络信道链路建立过程 | 第54-55页 |
·本地通信 | 第55-58页 |
·窄带载泼 | 第55-56页 |
·宽带载波 | 第56-58页 |
第5章 终端设备 | 第58-69页 |
·终端分类 | 第58页 |
·终端选型 | 第58-61页 |
·专变终端 | 第58-59页 |
·集抄终端 | 第59-60页 |
·远程多功能电能表 | 第60-61页 |
·终端典型应用方案 | 第61-67页 |
·专变终端典型应用方案 | 第61-63页 |
·集抄终端 | 第63-66页 |
·远程多功能电能表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金华电业局自动抄表系统建设方案 | 第69-75页 |
·系统建设目标 | 第69页 |
·主要技术内容 | 第69-71页 |
·建设方案 | 第69-70页 |
·网络表 | 第70页 |
·统一规范、规约 | 第70-71页 |
·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71-75页 |
·采集对象 | 第71页 |
·采集数据 | 第71-72页 |
·系统业务支持和管理功能 | 第72-75页 |
第7章 金华电业局自动抄表系统实施和应用效果 | 第75-80页 |
·系统建设情况及成本分析 | 第75页 |
·效益分析 | 第75-76页 |
·应用及运维情况 | 第76-78页 |
·应用情况 | 第76-77页 |
·运维情况 | 第77-7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8-80页 |
·生产企业研发滞后 | 第78页 |
·用电环境恶劣 | 第78页 |
·信息孤岛 | 第78页 |
·通道问题 | 第78-80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