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传销犯罪活动的现状及新形式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传销犯罪活动的现状 | 第10-12页 |
一、目前传销活动的泛滥现状 | 第10-11页 |
二、传销活动中人员成分、地域分析 | 第11页 |
三、传销活动中的资金流转方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传销活动的新形式 | 第12-15页 |
一、“纯资本运作”传销模式(南派传销) | 第12-13页 |
二、以加盟费提成、消费返利等为诱饵的传销模式 | 第13页 |
三、以投资原始股、基金等形式的传销模式 | 第13-14页 |
四、以养老保险返利为名的传销模式 | 第14页 |
五、以虚拟币、数字资产、理财、慈善等炒作概念的传销模式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传销活动的危害性 | 第15-19页 |
一、严重影响正常经济秩序 | 第15页 |
二、传销往往伴生着大量的其他刑事案件 | 第15-16页 |
三、传销对受害者个人和家庭造成伤害 | 第16-17页 |
四、破坏社会道德基础和诚信体系 | 第17页 |
五、传销群体对社会政治稳定带来的潜在威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司法实践中打击传销犯罪活动所面临的困境 | 第19-30页 |
第一节 查处传销活动中的司法困境 | 第19-23页 |
一、传销活动中存在隐蔽性、流动性、反复性 | 第19-20页 |
二、传销活动中存在的反侦查措施 | 第20-21页 |
三、打击传销组织存在的取证困难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打击传销活动法律适用的困境 | 第23-25页 |
一、目前禁止传销活动法律局限性 | 第23-24页 |
二、公、检、法机关对传销认定意见不一 | 第24页 |
三、打击传销活动的刑事处罚以下的法律空缺 | 第24-25页 |
四、传销活动的危害与刑罚尺度的不对称 | 第25页 |
第三节 查处传销犯罪活动的司法保障困境 | 第25-30页 |
一、相对查处力量不足 | 第26页 |
二、治理传销的部门联动不畅 | 第26-28页 |
三、传销犯罪的异地办案难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有效防控传销犯罪的治理对策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建议修改相关立法,完善传销犯罪治理法规 | 第30-33页 |
一、修改刑法传销犯罪立案标准和处罚力度 | 第30-31页 |
二、针对新形式传销的特点适时发布司法解释和判例 | 第31-33页 |
三、修改行政法增加对传销活动人员的行政处罚 | 第33页 |
第二节 扩大司法权限加大对传销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 | 第33-39页 |
一、扩大侦察措施的建议 | 第34页 |
二、在查处传销活动的取证方面的建议 | 第34-36页 |
三、加强对查处传销活动司法保障的建议 | 第36-39页 |
第三节 打击治理传销活动的社会管理建议 | 第39-43页 |
一、加大社会面宣传,预防传销犯罪 | 第39-40页 |
二、增强人口管理与出租房管理防控传销犯罪 | 第40-41页 |
三、建立公安、工商、社区等多面一体的传销犯罪打防体系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