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3.1 政府采购代理制度 | 第13页 |
1.3.2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 第13-14页 |
1.3.3 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4.1 结构框架 | 第14-16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 第22-26页 |
3.1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的现状 | 第22页 |
3.1.1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的背景 | 第22页 |
3.1.2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的现状 | 第22页 |
3.2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2.1 分析流程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3.2.2 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3.2.3 分析要素设计存在问题 | 第24页 |
3.3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问题成因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优化 | 第26-50页 |
4.1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总体框架 | 第26-32页 |
4.2 分析流程优化 | 第32-35页 |
4.2.1 评价小组设立 | 第32页 |
4.2.2 信用等级划分 | 第32-34页 |
4.2.3 评价异议处理 | 第34-35页 |
4.3 指标构建优化 | 第35-41页 |
4.3.1 分析方法优化 | 第35-37页 |
4.3.2 指标体系优化 | 第37-39页 |
4.3.3 新指标体系的描述 | 第39-41页 |
4.4 新体系指标权重赋值 | 第41-49页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框架 | 第41-45页 |
4.4.2 新体系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5-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芜湖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诚信评价体系优化案例分析 | 第50-55页 |
5.1 采购代理机构A公司相关介绍 | 第50-51页 |
5.2 新旧两种体系下采购代理机构A公司的诚信评价结果对比 | 第51-54页 |
5.2.1 旧体系下采购代理机构A公司的诚信评价结果 | 第51-52页 |
5.2.2 新体系下采购代理机构A公司的诚信评价结果 | 第52-54页 |
5.3 新旧体系诚信评价差异分析 | 第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5页 |
6.2 本文研究局限 | 第55-56页 |
6.3 未来研究建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表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