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机械加工精度理论论文

粗糙表面的形貌特征提取及几何建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粗糙表面特征提取与建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9-16页
        1.2.1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特征提取第10-11页
        1.2.2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表征第11-14页
        1.2.3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计算机建模第14-16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课题来源第17-18页
第二章 表面几何形貌分析与表征的传统理论与方法第18-27页
    2.1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参数评定方法第18-23页
        2.1.1 高度参数第19-20页
        2.1.2 功能参数第20-21页
        2.1.3 空间参数第21-22页
        2.1.4 混合参数第22-23页
    2.2 离散傅里叶变换第23-26页
        2.2.1 一维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第24-25页
        2.2.2 二维信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相似性分析与研究第27-39页
    3.1 灰度共生矩阵第27-29页
        3.1.1 灰度共生矩阵的定义第27-28页
        3.1.2 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值第28-29页
    3.2 粗糙表面试样的制备第29-31页
    3.3 粗糙表面数据获取及预处理第31-34页
        3.3.1 试样数据测量第31-32页
        3.3.2 基准面的确定及预处理第32-34页
    3.4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相似性分析第34-38页
        3.4.1 铣削试样实验结果分析第34-36页
        3.4.2 车削试样实验结果分析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粗糙表面几何形貌建模第39-54页
    4.1 离散小波分析理论及其基本性质第39-43页
        4.1.1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第39-41页
        4.1.2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性质第41-42页
        4.1.3 二维小波的多尺度分析第42-43页
    4.2 粗糙表面试样数据预处理第43-46页
    4.3 粗糙表面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的分离第46-49页
    4.4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建模第49-53页
        4.4.1 铣削试样表面建模第49-53页
        4.4.2 车削试样表面建模分析第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Contourlet的车削表面几何形貌建模第54-63页
    5.1 Contourlet变换的基本原理第54-56页
        5.1.1 Contourlet变换分解第54-56页
        5.1.2 离散Contourlet变换性质第56页
    5.2 车削表面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的分离第56-58页
    5.3 粗糙表面几何形貌的建模第58-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具有指定支承率曲线的粗糙表面建模第63-68页
    6.1 基本理论与方法第63-65页
        6.1.1 支承率曲线第63-64页
        6.1.2 高度累积概率分布曲线第64-65页
        6.1.3 灰度直方图的规定化第65页
    6.2 指定支承率曲线的表面建模第65-67页
        6.2.1 建模过程第65-66页
        6.2.2 具有确定支承率曲线表面合成第66-67页
    6.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1 主要结论第68-69页
    2 主要创新点第69页
    3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毛细支气管炎外周血IL-17与TGF-β1水平变化和喘息发作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