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洞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14-26页 |
2.1 材料非线性 | 第14-20页 |
2.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14-18页 |
2.1.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18-20页 |
2.2 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2.2.1 有限元模型种类 | 第20-21页 |
2.2.2 有限元单元类型 | 第21-23页 |
2.2.3 材料的破坏准则 | 第23-25页 |
2.3 数值分析及收敛数据的设置 | 第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3 开洞简支梁试验试件与有限元分析对比讨论 | 第26-33页 |
3.1 概述 | 第26页 |
3.2 试验概况 | 第26-27页 |
3.2.1 试件模型 | 第26-27页 |
3.2.2 试验数据 | 第27页 |
3.3 有限元分析 | 第27-28页 |
3.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3.4.1 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 | 第28-29页 |
3.4.2 应力及应变云图 | 第29-30页 |
3.4.3 裂缝分布 | 第30-31页 |
3.4.4 开圆形洞口梁的工作性能 | 第31页 |
3.5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开圆形孔洞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4页 |
4.1 概述 | 第33页 |
4.2 模型参数选用 | 第33-35页 |
4.2.1 混凝土参数 | 第33页 |
4.2.2 钢筋参数 | 第33-34页 |
4.2.3 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3 开洞混凝土梁的影响因素 | 第35-42页 |
4.3.1 孔洞尺寸影响 | 第35-38页 |
4.3.2 孔洞位置影响 | 第38-42页 |
4.3.2.1 纵向(水平)位置影响 | 第38-40页 |
4.3.2.2 竖向位置影响 | 第40-42页 |
4.4 开洞梁处理措施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框架结构圆形开洞合理位置分布 | 第44-52页 |
5.1 平面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44-45页 |
5.2 平面框架结构孔洞布置 | 第45-48页 |
5.3 开洞情况下结构的极限抗力分析 | 第48-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