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覆冰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可视化仿真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覆冰模型的发展 | 第10-12页 |
| 1.2.2 覆冰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网格生成与更新方法 | 第17-33页 |
| 2.1 网格生成基本理论与模型 | 第17-20页 |
| 2.1.1 网格生成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 2.1.2 二维几何建模 | 第18-19页 |
| 2.1.3 几何模型文件的数据格式 | 第19-20页 |
| 2.2 基于改进推进波前法的网格生成 | 第20-26页 |
| 2.2.1 全局算法 | 第20-23页 |
| 2.2.2 初始边界离散 | 第23-24页 |
| 2.2.3 面网格生成 | 第24-26页 |
| 2.3 覆冰后网格更新 | 第26-30页 |
| 2.3.1 覆冰边界光顺处理 | 第26-27页 |
| 2.3.2 覆冰边界更新 | 第27-29页 |
| 2.3.3 覆冰后网格系统更新 | 第29-30页 |
| 2.4 算例 | 第30-31页 |
| 2.4.1 未覆冰导线网格 | 第30页 |
| 2.4.2 覆冰导线网格 | 第30-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3 大气流场与过冷却水滴碰撞特性 | 第33-45页 |
| 3.1 大气流场计算 | 第33-38页 |
| 3.1.1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第33页 |
| 3.1.2 网格文件的数据格式 | 第33-35页 |
| 3.1.3 Fluent求解器的自动化控制 | 第35-36页 |
| 3.1.4 算例 | 第36-38页 |
| 3.2 过冷却水滴碰撞特性 | 第38-43页 |
| 3.2.1 水滴运动控制方程 | 第38-39页 |
| 3.2.2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水滴运动轨迹 | 第39-40页 |
| 3.2.3 局部碰撞率计算 | 第40-42页 |
| 3.2.4 算例 | 第42-4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4 覆冰过程数值模拟与可视化仿真 | 第45-69页 |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 4.2 冰层密度估算 | 第46-47页 |
| 4.3 质量平衡方程 | 第47-48页 |
| 4.4 热平衡方程 | 第48-49页 |
| 4.5 导线覆冰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9页 |
| 4.5.1 覆冰外形的模拟方法 | 第49-50页 |
| 4.5.2 时间步长的分析 | 第50-52页 |
| 4.5.3 其他参数的选取 | 第52-54页 |
| 4.5.4 覆冰质量预测 | 第54-57页 |
| 4.5.5 覆冰冰形预测 | 第57-59页 |
| 4.6 试验验证 | 第59-61页 |
| 4.6.1 试验条件 | 第59-60页 |
| 4.6.2 试验结果及验证 | 第60-61页 |
| 4.7 导线覆冰数值模拟软件与可视化 | 第61-67页 |
| 4.7.1 软件架构及模块化设计 | 第61-63页 |
| 4.7.2 软件主要开发技术 | 第63-64页 |
| 4.7.3 软件界面及可视化设计 | 第64-66页 |
| 4.7.4 软件计算结果展示 | 第66-67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69-70页 |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负责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