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6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4页 |
1.2.1 太赫兹雷达系统及工作模式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1.2.2 太赫兹雷达成像算法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1.2.2.1 太赫兹雷达层析算法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2.2.2 太赫兹雷达全息成像算法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1.2.2.3 太赫兹雷达合成孔径算法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太赫兹高分辨雷达系统及基本成像理论 | 第36-55页 |
2.1 太赫兹雷达系统 | 第36-45页 |
2.1.1 太赫兹雷达系统结构 | 第37-41页 |
2.1.1.1 雷达发射机 | 第37-39页 |
2.1.1.2 雷达接收机 | 第39-40页 |
2.1.1.3 扫频源模块 | 第40-41页 |
2.1.2 太赫兹雷达系统信号分析 | 第41-44页 |
2.1.2.1 太赫兹雷达测距原理与距离分辨率 | 第42-43页 |
2.1.2.2 雷达系统信号的非线性校正 | 第43-44页 |
2.1.3 太赫兹雷达系统距离分辨率测试实验 | 第44-45页 |
2.2 太赫兹雷达成像基本理论 | 第45-54页 |
2.2.1 ISAR成像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2.2.2 基于2DFT的小角度ISAR成像算法 | 第48-49页 |
2.2.3 分辨率分析 | 第49-50页 |
2.2.4 ISAR极坐标格式算法 | 第50-53页 |
2.2.5 数值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3-5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安全筛查太赫兹雷达2D成像 | 第55-84页 |
3.1 双站ISAR信号模型 | 第55-60页 |
3.1.1 双站ISAR成像及分辨率分析 | 第57-60页 |
3.1.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0页 |
3.2 多站太赫兹ISAR成像 | 第60-73页 |
3.2.1 多站太赫兹ISAR几何模型 | 第62-64页 |
3.2.2 多站太赫兹雷达ISAR成像算法 | 第64-67页 |
3.2.3 多站ISAR成像算法相位误差分析及补偿 | 第67-72页 |
3.2.4 多站太赫兹ISAR方位向分辨率分析 | 第72-73页 |
3.3 分布式多站ISAR成像 | 第73-75页 |
3.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3.5 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77-8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空间机动目标太赫兹高分辨雷达2D成像 | 第84-105页 |
4.1 ISAR运动补偿 | 第85-89页 |
4.1.1 多普勒效应 | 第85-88页 |
4.1.2 平移运动补偿 | 第88页 |
4.1.3 旋转运动补偿 | 第88-89页 |
4.2 基于JTFT的ISAR成像 | 第89-92页 |
4.2.1 基于JTFT成像方法 | 第89-90页 |
4.2.2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1页 |
4.2.3 实测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91-92页 |
4.3 基于SKT的ISAR成像 | 第92-104页 |
4.3.1 波数域回波模型 | 第94-96页 |
4.3.2 基于SKT的ISAR成像算法 | 第96-100页 |
4.3.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2页 |
4.3.4 实测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102-10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空间碎片太赫兹高分辨雷达3D成像 | 第105-130页 |
5.1 S-ISAR3D成像 | 第106-118页 |
5.1.1 S-ISAR3D成像几何及回波模型 | 第107-109页 |
5.1.2 偏移运动补偿 | 第109-113页 |
5.1.3 匹配滤波 | 第113页 |
5.1.4 STOLT插值 | 第113页 |
5.1.5 基于距离近似的3D成像算法流程 | 第113-114页 |
5.1.6 3D采样间隔及分辨率分析 | 第114-116页 |
5.1.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6-118页 |
5.2 S-CSAR3D成像 | 第118-128页 |
5.2.1 S-CSAR3D成像几何与信号模型 | 第118-119页 |
5.2.2 基于格林函数分解的3D图像重构算法 | 第119-122页 |
5.2.3 基于格林函数分解的3D成像算法流程 | 第122-123页 |
5.2.4 3D采样间隔及分辨率分析 | 第123-125页 |
5.2.5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25-126页 |
5.2.6 实测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126-12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30-13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附录 | 第148-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