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娄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金矿床概况 | 第9-10页 |
1.2.2 西秦岭的多金属矿床 | 第10-11页 |
1.2.3 西秦岭的金矿床 | 第11页 |
1.2.4 格楼昂金矿 | 第11-13页 |
1.2.5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第16-30页 |
2.1 地层 | 第16-19页 |
2.2 侵入岩 | 第19-20页 |
2.3 构造 | 第20-27页 |
2.4 地球化学 | 第27页 |
2.5 地球物理 | 第27-29页 |
2.6 矿产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第30-39页 |
3.1 矿区地层与侵入岩 | 第30-32页 |
3.2 矿区构造 | 第32-33页 |
3.3 矿区地球化学 | 第33-39页 |
第四章 矿体 | 第39-61页 |
4.1 矿体概述 | 第39-51页 |
4.1.1 主矿体 | 第39-50页 |
4.1.2 其它矿体 | 第50-51页 |
4.2 矿石质量 | 第51-61页 |
4.2.1 矿石结构、构造 | 第51-52页 |
4.2.2 矿石矿物成分 | 第52-53页 |
4.2.3 矿石化学成分 | 第53-57页 |
4.2.4 矿石稀土元素 | 第57-61页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地质模型 | 第61-69页 |
5.1 区域成矿模式 | 第61-63页 |
5.2 矿床成因 | 第63-66页 |
5.2.1 控矿因素 | 第63-64页 |
5.2.2 矿床成因分析 | 第64-66页 |
5.3 矿床地质模型 | 第66-67页 |
5.4 找矿标志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