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奶牛业管理软件发展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奶牛业管理软件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章节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15-26页
    2.1 系统总体需求第15页
    2.2 用户需求分析第15-16页
    2.3 系统用例分析第16-19页
    2.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19-22页
        2.4.1 系统管理模块第19页
        2.4.2 奶牛管理模块第19-20页
        2.4.3 饲料管理模块第20-21页
        2.4.4 牛奶管理模块第21-22页
        2.4.5 其他功能模块第22页
    2.5 系统非功能需求第22-24页
        2.5.1 性能需求第22-23页
        2.5.2 安全需求第23页
        2.5.3 运行环境需求第23-24页
    2.6 系统数据需求第24页
    2.7 技术需求分析第24-25页
    2.8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系统设计第26-39页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6-27页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27-33页
        3.2.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第27-28页
        3.2.2 奶牛管理模块设计第28-29页
        3.2.3 饲料管理模块设计第29页
        3.2.4 牛奶管理模块设计第29-30页
        3.2.5 药品管理模块设计第30-31页
        3.2.6 同步信息模块设计第31页
        3.2.7 奶源追溯模块设计第31-33页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33-38页
        3.3.1 数据库设计规范第33页
        3.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第33-35页
        3.3.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第35-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系统实现第39-72页
    4.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第39-41页
        4.1.1 系统相关文件引用第39页
        4.1.2 系统创建项目结构第39-41页
    4.2 系统架构通用接口方法实现第41-45页
        4.2.1 数据接口层通用接口方法实现第41-42页
        4.2.2 数据访问层通用接口方法实现第42-44页
        4.2.3 业务逻辑层通用接口方法实现第44-45页
    4.3 系统功能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45-55页
        4.3.1 系统管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45-46页
        4.3.2 奶牛管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46-49页
        4.3.3 饲料管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49-50页
        4.3.4 牛奶管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50-51页
        4.3.5 药品管理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51-52页
        4.3.6 同步信息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52-54页
        4.3.7 奶源追溯模块关键代码实现第54-55页
    4.4 系统模块实现第55-71页
        4.4.1 系统登录模块实现第55-57页
        4.4.2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第57-59页
        4.4.3 奶牛管理模块实现第59-63页
        4.4.4 饲料管理模块实现第63-67页
        4.4.5 牛奶管理模块实现第67-69页
        4.4.6 药品管理模块实现第69-71页
        4.4.7 奶源追溯模块实现第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72-78页
    5.1 系统测试环境第72页
    5.2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第72-75页
        5.2.1 系统管理模块部分测试用例第73页
        5.2.2 奶牛管理模块部分测试用例第73-74页
        5.2.3 饲料管理模块部分测试用例第74-75页
    5.3 系统测试结果第75-76页
        5.3.1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结果第75-76页
        5.3.2 系统性能模块测试结果第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页
    6.2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大兴西瓜溯源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乡村居民点空间重组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