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引言 | 第15-17页 |
1.2 金属硅化物 | 第17-18页 |
1.3 金属化合物的探索 | 第18-19页 |
1.4 钛基的加工工艺 | 第19-22页 |
1.4.1 机械合金化技术 | 第19-20页 |
1.4.2 反应烧结技术 | 第20页 |
1.4.3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第20页 |
1.4.4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 第20-21页 |
1.4.5 激光熔覆法 | 第21页 |
1.4.6 粉末冶金法 | 第21页 |
1.4.7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1-22页 |
1.4.8 电弧熔炼技术 | 第22页 |
1.4.9 熔盐反应技术 | 第22页 |
1.5 Ti-Si系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6 Ti-Si-Me系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7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2.3 实验工艺 | 第27-30页 |
2.3.1 原料制备 | 第27-29页 |
2.3.2 粉末冷压 | 第29页 |
2.3.3 真空烧结 | 第29-30页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0-36页 |
第三章 Ti-4Si-xZr-yY_2O_3/5TiO_2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Ti-4Si/5TiO_2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 第36-39页 |
3.2.1 Ti-4Si/5TiO_2复合材料粉末微观组织 | 第36-37页 |
3.2.2 Ti-4Si/5TiO_2复合材料烧结块体微观组织 | 第37-39页 |
3.3 Ti-4Si-1.3Zr/5TiO_2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 第39-42页 |
3.3.1 Ti-4Si-1.3Zr/5TiO_2复合材料粉末微观组织 | 第39-40页 |
3.3.2 Ti-4Si-1.3Zr/5TiO_2复合材料烧结块体微观组织 | 第40-42页 |
3.4 Ti-4Si-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 第42-44页 |
3.4.1 Ti-4Si-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粉末微观组织 | 第42-43页 |
3.4.2 Ti-4Si-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烧结块体微观组织 | 第43-44页 |
3.5 Ti-4Si-1.3Zr-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 第44-47页 |
3.5.1 Ti-4Si-1.3Zr-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粉末微观组织 | 第44-46页 |
3.5.2 Ti-4Si-1.3Zr-0.3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烧结块体微观组织 | 第46-47页 |
3.6 复合材料的孔隙特征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Ti-4Si-xZr-y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0-55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显微硬度 | 第50-52页 |
4.3 弹性模量 | 第52页 |
4.4 断裂韧性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Ti-4Si-xZr-y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曲线和特征参数 | 第55-57页 |
5.3 复合材料氧化膜构成与微观形貌 | 第57-65页 |
5.3.1 900 ℃复合材料氧化膜构成与微观形貌 | 第57-60页 |
5.3.2 1000 ℃复合材料氧化膜构成与微观形貌 | 第60-62页 |
5.3.3 1100 ℃复合材料氧化膜构成与微观形貌 | 第62-65页 |
5.4 氧化横截面微观分析 | 第65-67页 |
5.5 抗氧化机理分析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Ti-4Si-xZr-yY_2O_3/5TiO_2复合材料的热腐蚀性能研究 | 第70-76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热腐蚀动力学 | 第70-71页 |
6.3 热腐蚀产物组成与微观结构 | 第71-73页 |
6.4 热腐蚀机理分析 | 第73-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Ti-4Si-xZr-yY_2O_3/5TiO_2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76-81页 |
7.1 引言 | 第76页 |
7.2 摩擦因数 | 第76-77页 |
7.3 磨损性能及机理分析 | 第77-8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81-83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83页 |
8.3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