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东供水工程技术方案选择与设计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1 内乡县现水资源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1.2.2 湍东供水工程项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城市给水工程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1.5 城市需水量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工程概况 | 第15-20页 |
2.1 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 | 第15-19页 |
2.1.1 城市概况 | 第15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5-19页 |
2.2 设计原则及范围 | 第19-20页 |
2.2.1 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2.2.2 设计范围 | 第20页 |
3 需水量预测和工程规模的确定 | 第20-24页 |
3.1 需水量预测 | 第20-23页 |
3.1.1 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20-21页 |
3.1.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第21-22页 |
3.1.3 需水量预测 | 第22-23页 |
3.2 供水工程规模 | 第23-24页 |
4 水源地选取比较 | 第24-29页 |
4.1 水资源概况及现状 | 第24-26页 |
4.1.1 水资源概述 | 第24-25页 |
4.1.2 城区水资源 | 第25页 |
4.1.3 水质概述 | 第25-26页 |
4.2 供水水源地的选择 | 第26-28页 |
4.2.1 河流地表水水源 | 第26页 |
4.2.2 地下水源 | 第26页 |
4.2.3 斩龙岗水库水源条件 | 第26-28页 |
4.3 供水水源的确定 | 第28-29页 |
4.3.1 水源地变更原因 | 第28-29页 |
4.3.2 水源地确定 | 第29页 |
5 工程方案论证 | 第29-56页 |
5.1 设计原则 | 第29页 |
5.2 取水口方案论证 | 第29-30页 |
5.3 输水工程方案论证 | 第30-33页 |
5.3.1 输水方式与设计流量 | 第30页 |
5.3.2 输水管线布置 | 第30-32页 |
5.3.3 输水管线条数与管材管径 | 第32-33页 |
5.4 净水厂工程方案论证 | 第33-48页 |
5.4.1 水厂厂址确定 | 第33-38页 |
5.4.2 水厂工艺方案 | 第38-40页 |
5.4.3 净水厂工艺经济技术比较 | 第40-45页 |
5.4.4 净水厂工艺方案确定 | 第45页 |
5.4.5 消毒方案确定 | 第45-46页 |
5.4.6 水厂工艺设备平面确定 | 第46-48页 |
5.5 配水管网工程方案论证 | 第48-50页 |
5.5.1 供水范围 | 第48页 |
5.5.2 配水管线布线方案 | 第48-50页 |
5.6 管材选择 | 第50-56页 |
5.6.1 管材选择原则 | 第50页 |
5.6.2 各种常用管材的特点 | 第50-53页 |
5.6.3 常用几种管材性能综合比较 | 第53-55页 |
5.6.4 管材选择 | 第55-56页 |
6 工艺设计 | 第56-64页 |
6.1 设计原则 | 第56页 |
6.2 取水口工程 | 第56-57页 |
6.3 输水工程 | 第57页 |
6.4 净水厂工程设计 | 第57-64页 |
6.4.1 净水厂工艺流程 | 第57-58页 |
6.4.2 主要建构物设计 | 第58-64页 |
7 配水管网工程设计 | 第64-70页 |
7.1 管网设计依据、原则及编制范围 | 第64-66页 |
7.2 配水管网设计 | 第66-67页 |
7.2.1 主要工程内容 | 第66-67页 |
7.2.2 管道定位和敷设 | 第67页 |
7.2.3 供水压力 | 第67页 |
7.3 配水管线工程设计 | 第67-68页 |
7.4 管网平差计算与评估 | 第68-70页 |
7.4.1 管网平差计算 | 第68-69页 |
7.4.2 对近期管网合理性的评估 | 第69-70页 |
8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