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子探析--以新疆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7页
        1.2.1 生态安全涵义第13-15页
        1.2.2 生态安全评价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生态安全评价理论体系第19-25页
    2.1 生态安全概述第19-21页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第19页
        2.1.2 生态安全的特征第19-20页
        2.1.3 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20-21页
    2.2 生态安全研究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2.2.2 生态经济理论第22页
        2.2.3 生态承载理论第22-23页
        2.2.4 人地关系理论第23页
        2.2.5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3页
    2.3 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第23-25页
        2.3.1 评价主体、对象及目的第23-24页
        2.3.2 评价标准第24页
        2.3.3 评价体系模型第24-25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第25-32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3.1.1 地理位置第25-26页
        3.1.2 自然环境第26页
        3.1.3 社会经济状况第26-27页
    3.2 新疆生态环境概况第27-29页
        3.2.1 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程度加重第27页
        3.2.2 水资源恶化第27-28页
        3.2.3 水土流失形势严重第28页
        3.2.4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28页
        3.2.5 污染严重第28-29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9-32页
        3.3.1 遥感数据第29-30页
        3.3.2 气象数据第30-31页
        3.3.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第31-32页
第四章 新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第32-55页
    4.1 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第32页
    4.2 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第32-35页
    4.3 评价体系指标第35-39页
        4.3.1 生境敏感指标第36-38页
        4.3.2 生态健康指标第38-39页
        4.3.3 人类干扰指数第39页
    4.4 新疆生态安全评价第39-55页
        4.4.1 指标权重确定第39-41页
        4.4.2 评价指标空间展布第41-44页
        4.4.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第44-55页
第五章 新疆生态安全影响因子贡献率分析第55-60页
    5.1 双对数模型第55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5.2.1 结果第55-58页
        5.2.2 分析第58-60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双重识别功能离子液体构筑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及其环境高危因子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