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半潜式平台水动力及运动响应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半潜式平台气隙响应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半潜式平台内场干涉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4 砰击载荷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2.1 三维势流问题的解 | 第24-27页 |
2.1.1 流场速度势的分解及其定解条件 | 第24-27页 |
2.1.1.1 入射势 φ~ | 第25-26页 |
2.1.1.2 辐射势φ~R | 第26页 |
2.1.1.3 绕射势φ~D | 第26-27页 |
2.1.2 格林函数 | 第27页 |
2.2 计算流体力学原理 | 第27-32页 |
2.2.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8-30页 |
2.2.2 湍流模型 | 第30-31页 |
2.2.3 数值离散方法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半潜式平台甲板及立柱砰击载荷数值模拟 | 第34-58页 |
3.1 半潜式平台砰击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3.1.1 立柱和下甲板模型说明 | 第34-35页 |
3.1.2 计算模型 | 第35-37页 |
3.1.3 计算工况与测点布置 | 第37页 |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7-55页 |
3.2.1 不同入水速度与入水角度对立柱砰击载荷影响分析 | 第38-49页 |
3.2.2 不同入水角度对下甲板砰击载荷影响分析 | 第49-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半潜式平台水动力及运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58-86页 |
4.1 半潜式平台计算模型建立 | 第58-63页 |
4.1.1 半潜式平台参数 | 第58-59页 |
4.1.2 半潜式平台几何模型 | 第59-60页 |
4.1.3 计算工况设定 | 第60页 |
4.1.4 浪向角与气隙监测点的布置说明 | 第60-61页 |
4.1.5 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的设定 | 第61-62页 |
4.1.6 半潜式平台网格划分 | 第62-63页 |
4.2 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计算与分析 | 第63-69页 |
4.2.1 半潜式平台RAO的频域变化特性与分析 | 第63-64页 |
4.2.2 半潜式平台一阶波浪力的频域变化特性与分析 | 第64-66页 |
4.2.3 半潜式平台二阶波浪力的频域变化特性与分析 | 第66-67页 |
4.2.4 半潜式平台附加质量特性与分析 | 第67-68页 |
4.2.5 半潜式平台辐射阻尼特性与分析 | 第68-69页 |
4.3 系泊模式下半潜式平台不规则波中运动响应特性研究 | 第69-75页 |
4.3.1 半潜式平台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结果与分析 | 第69-73页 |
4.3.2 半潜式平台系泊缆张力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4.4 气隙量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 第75-80页 |
4.4.1 基于AQWA软件半潜式平台气隙统计分析 | 第75-80页 |
4.5 半潜式平台砰击载荷结果与分析 | 第80-83页 |
4.5.1 基于势流理论半潜式平台砰击载荷的计算方法 | 第80页 |
4.5.2 基于Matlab软件半潜式平台下甲板砰击载荷统计分析 | 第80-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5章 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效应研究 | 第86-98页 |
5.1 半潜式平台近场干涉计算模型 | 第86-88页 |
5.1.1 网格划分 | 第86-87页 |
5.1.2 计算工况设定 | 第87-88页 |
5.2 规则波作用下四立柱近场干涉效应研究 | 第88-95页 |
5.2.1 四立柱间水动力扰动研究 | 第88-90页 |
5.2.2 平台四立柱受力分析研究 | 第90-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98-99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99-10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 | 第106-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