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2页 |
1.1.1 烟草行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且严重污染环境 | 第9-10页 |
1.1.2 我国控烟形势不容乐观 | 第10页 |
1.1.3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流产 | 第10-11页 |
1.1.4 该研究课题意义重大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烟草危害及控烟必要性 | 第15-23页 |
2.1 烟草及烟草行业概述 | 第15-17页 |
2.1.1 烟草概述 | 第15页 |
2.1.2 烟草行业概述 | 第15-17页 |
2.2 烟草的危害 | 第17-22页 |
2.2.1 发展烟草行业浪费大量自然资源 | 第17-18页 |
2.2.2 烟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污染环境 | 第18-20页 |
2.2.3 吸烟严重危害健康 | 第20-22页 |
2.3 控烟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控烟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3.1 我国控烟现状堪忧 | 第23-25页 |
3.1.1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任重而道远 | 第23-24页 |
3.1.2 我国烟草产销量居高不下 | 第24页 |
3.1.3 我国吸烟情况严重 | 第24-25页 |
3.2 我国控烟现状堪忧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政企不分阻力大 | 第25-26页 |
3.2.2 地方政府消极控烟 | 第26页 |
3.2.3 我国控烟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控烟立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4.1 我国控烟立法情况 | 第29-31页 |
4.1.1 国家层面控烟法律现状 | 第29-30页 |
4.1.2 地方控烟立法现状 | 第30-31页 |
4.2 我国控烟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4.2.1 我国还没有一部控烟专门法 | 第31-32页 |
4.2.2 国家现有控烟执法主体不明、法律刚性不足 | 第32-33页 |
4.2.3 地方控烟立法的不足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中外先进控烟制度考察 | 第35-43页 |
5.1 北京控烟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5.2 上海控烟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5.3 美国控烟法律制度 | 第37-38页 |
5.4 欧盟控烟法律制度 | 第38-40页 |
5.5 澳大利亚烟草平装制度 | 第40-41页 |
5.6 日本烟草专卖制度的变革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我国控烟立法构想 | 第43-51页 |
6.1 变革我国烟草专卖制度 | 第43-44页 |
6.2 制定控烟专门法 | 第44-45页 |
6.3 重构烟草管控制度 | 第45-48页 |
6.3.1 适当提高烟草税 | 第45页 |
6.3.2 全面限制烟草广告 | 第45-46页 |
6.3.3 制定严格的降焦降害标准 | 第46页 |
6.3.4 制定我国的烟草平装制度 | 第46-47页 |
6.3.5 完善烟草销售制度 | 第47页 |
6.3.6 制定烟草行业大数据监控制度 | 第47-48页 |
6.4 完善公共场所禁烟制度 | 第48-50页 |
6.4.1 禁烟场所的划定要与国际接轨 | 第48页 |
6.4.2 明确执法主体和责任主体 | 第48-49页 |
6.4.3 完善我国控烟处罚制度 | 第49页 |
6.4.4 制定到位的禁烟宣示制度 | 第49-50页 |
6.5 制定救济制度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