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1.1 农业废弃物现状 | 第12页 |
1.2 堆肥化技术 | 第12-15页 |
1.2.1 堆肥化的过程 | 第12-13页 |
1.2.2 堆肥主要腐熟度指标 | 第13-14页 |
1.2.3 堆肥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堆肥中反硝化细菌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氮素循环与反硝化过程 | 第15页 |
1.3.2 反硝化细菌功能基因的种类与功能 | 第15-16页 |
1.4 堆肥中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16页 |
1.4.2 荧光定量PCR | 第16-17页 |
1.4.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第17页 |
1.4.4 高通量测序 | 第17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堆肥材料与预处理 | 第19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19-24页 |
2.2.1 堆肥装置 | 第19-20页 |
2.2.2 取样方法 | 第20页 |
2.2.3 理化参数测定 | 第20-21页 |
2.2.4 堆肥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动态的研究 | 第21-22页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3.1 理化指标的变化 | 第24-30页 |
3.1.1 温度 | 第24-25页 |
3.1.2 pH | 第25页 |
3.1.3 含水率 | 第25-26页 |
3.1.4 总有机碳和凯氏氮以及C/N值 | 第26-28页 |
3.1.5 NH_4~+-N和NO_3~--N以及NH_4~+-N/NO_3~--N | 第28-30页 |
3.1.6 种子发芽指数 | 第30页 |
3.2 堆肥样品DNA提取与PCR结果 | 第30-32页 |
3.2.1 堆肥样品DNA纯化胶图和浓度 | 第30-31页 |
3.2.2 堆肥样品PCR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3.3 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 | 第32-36页 |
3.3.1 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32-35页 |
3.3.2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第36-39页 |
3.4.1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门水平分类 | 第36-37页 |
3.4.2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目水平分类 | 第37-38页 |
3.4.3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属水平分类 | 第38-39页 |
3.5 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 | 第39-40页 |
3.6 nirK型反硝化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4.1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第43页 |
4.2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 第43-44页 |
4.3 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