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雷克斯罗斯诗学的西方文化之源 | 第12-19页 |
一、雷克斯罗斯其人其事 | 第12-14页 |
二、早期诗学观 | 第14-19页 |
(一)“立体派”诗学观 | 第15-17页 |
(二)“寄情山水”诗学观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雷克斯罗斯诗学的东方文化之鉴 | 第19-33页 |
一、情感对应:杜甫的个性化思想 | 第20-24页 |
二、天人合一:道家意蕴 | 第24-27页 |
三、静思冥想:佛教文化 | 第27-33页 |
第三章 雷克斯罗斯诗学内涵 | 第33-46页 |
一、“滤视”的诗学观 | 第33-35页 |
二、“交融”的诗学观 | 第35-39页 |
三、反叛“非个性化”的诗学观 | 第39-41页 |
四、“乐感”的诗学观 | 第41-46页 |
第四章 雷克斯罗斯诗学的意义 | 第46-5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46-48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48-50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