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本文结构第16-17页
   ·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入侵检测概述第18-30页
   ·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第18-21页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1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第21-22页
   ·入侵检测的分类第22-27页
     ·按照检测数据的来源划分第23-26页
     ·按照检测方法划分第26-27页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7-29页
     ·面向IPv6第27-28页
     ·面向应用层的IDS第28页
     ·标准化的入侵检测第28页
     ·高速入侵检测第28-29页
     ·大规模、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第29页
     ·与其他安全技术的联动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第30-38页
   ·聚类和模糊聚类介绍第30-32页
     ·聚类分析第30-31页
     ·聚类的过程第31-32页
     ·模糊聚类分析第32页
   ·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第32-35页
     ·HCM算法介绍第32-33页
     ·FCM算法第33-35页
   ·改进的FCM(Improved Fuzzy C Means,IFCM)算法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第38-43页
   ·人工免疫网络第38-40页
     ·概述第38-39页
     ·基本原理第39-40页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和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第40-42页
     ·基于AiNet和IFCM的聚类算法第41页
     ·标类算法第41-42页
     ·入侵检测算法第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3-52页
   ·基于AiNet_IFCM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第43-44页
   ·KDD CUP99介绍第44-46页
   ·数据样本的选取第46-48页
   ·属性的选取及数值属性的预处理第48-49页
     ·标准化第48-49页
     ·正规化第49页
   ·仿真实验结果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行为特征的异常检测研究
下一篇:网络通信中一种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