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对接受—给予关系的伦理思考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绪论第12-18页
    (一) 选题依据第12-13页
    (二) 研究现状及评价第13-15页
        1. 研究现状第13-15页
        2. 研究评价第15页
    (三)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5-16页
        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研究内容第16页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6页
        1. 创新点第16页
        2. 不足第16页
    (五) 研究意义第16-18页
二、接受—给予关系的特性第18-24页
    (一) 接受—给予关系贯穿人生的始终第18-20页
    (二) 接受—给予关系的特性第20-24页
        1. 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第20页
        2. 具体性与抽象性第20-21页
        3. 即时性与延时性第21页
        4.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第21-22页
        5. 计算性与非计算性第22-24页
三、以接受—给予关系为基础的伦理建构第24-36页
    (一) 麦金泰尔以接受—给予关系为基础对德性的思考第24-33页
        1. 对传统德性思考方式的反思第24-25页
        2. 德性理路的探索第25-30页
            2.1 脆弱性第25-26页
            2.2 依赖性第26-27页
            2.3 接受与给予第27-29页
            2.4 独立的实践推理者第29-30页
        3. 德性重建第30-33页
            3.1 正义的慷慨第31-32页
            3.2 诚实第32-33页
    (二) 以接受—给予关系为基础进行伦理构建的设想第33-36页
四、以接受—给予关系为基础进行伦理构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36-38页
    (一) 理论意义第36-37页
    (二) 现实意义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逻辑哲学论》中“不可说”思想研究
下一篇:云栖袾宏禅净关系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