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相关政策 | 第13-14页 |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各种烟气脱硫技术及特点 | 第16-21页 |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16-19页 |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19-21页 |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21页 |
·钒矿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21-28页 |
·石煤概述 | 第21-22页 |
·石煤提钒工艺现状 | 第22-28页 |
·我国烟气脱硫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我国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积极开发烟气脱硫资源化技术 | 第29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第29-31页 |
第2章 焙烧钒矿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 第31-44页 |
·概述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7页 |
·反应机制 | 第31-32页 |
·试验装置及流程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测量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运行时间与pH值的关系 | 第39-40页 |
·吸收剂循环次数对脱硫效率η的影响 | 第40-41页 |
·钒浸出率 | 第41-42页 |
·与石灰石/石膏法、磷矿法、软锰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比较 | 第42页 |
·五氧化二钒的提取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一种焙烧钒矿先脱硫后提钒工艺 | 第44-60页 |
·概述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反应机制 | 第44-45页 |
·实验流程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测量方法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焙烧工艺研究 | 第49-51页 |
·烟气回收处理 | 第51-54页 |
·钒的浸出 | 第54-56页 |
·钒的聚集 | 第56-57页 |
·净化 | 第57页 |
·沉钒 | 第57页 |
·偏钒酸铵氧化煅烧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