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0页 |
1.1 引言 | 第18页 |
1.2 防腐涂膜的防腐机理 | 第18-21页 |
1.2.1 屏蔽作用 | 第19页 |
1.2.2 钝化作用 | 第19-20页 |
1.2.3 阴极保护作用 | 第20-21页 |
1.3 环氧类防腐涂料 | 第21页 |
1.4 丙烯酸酯类防腐涂料 | 第21-22页 |
1.5 水性环氧类防腐涂料及其改性方法 | 第22-24页 |
1.5.1 聚苯胺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第22-23页 |
1.5.2 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第23-24页 |
1.5.3 其他方法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第24页 |
1.6 水性丙烯酸酯类防腐涂料及其改性方法 | 第24-26页 |
1.6.1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 | 第25-26页 |
1.6.2 改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 | 第26页 |
1.7 超支化聚合物概述 | 第26-29页 |
1.7.1 超支化聚合物的背景 | 第26页 |
1.7.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第26-28页 |
1.7.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第28-29页 |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 第30-54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32-35页 |
2.3.1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合成 | 第32-33页 |
2.3.2 水性EP/PA乳液的合成及其乳胶膜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2.1 水性EP/PA乳液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2.2 水性EP/PA复合乳液的乳胶膜的制备 | 第34页 |
2.3.3 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乳胶膜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3.1 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 第34-35页 |
2.3.3.2 三元复合乳液的乳胶膜的制备 | 第35页 |
2.4 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4.1 HBPE性能表征 | 第35页 |
2.4.2 乳液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4.3 涂膜性能测试 | 第3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6-53页 |
2.5.1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合成 | 第36-41页 |
2.5.1.1 加料方式以及单体比例对合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2.5.1.2 催化剂的种类对HBPE的影响 | 第37-38页 |
2.5.1.3 催化剂的加入量的影响 | 第38页 |
2.5.1.4 超支化环氧树脂合成反应放大 | 第38-39页 |
2.5.1.5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FTIR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2.5.1.6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核磁表征 | 第40-41页 |
2.5.2 水性EP/PA复合乳液的合成 | 第41-47页 |
2.5.2.1 乳化方式对乳液体系的影响 | 第42-44页 |
2.5.2.2 乳化体系对乳液体系的影响 | 第44-45页 |
2.5.2.3 其他工艺对乳液体系的影响 | 第45-47页 |
2.5.3 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 第47-53页 |
2.5.3.1 HBPE的加入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2.5.3.2 HBPE的加入量对三元复合乳液乳胶膜的接触角以及吸水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2.5.3.3 HBPE的加入量对三元复合乳液乳胶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2.5.3.4 EP/PA复合乳液和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三元复合乳液的FTIR结构分析 | 第50-52页 |
2.5.3.5 EP/PA复合乳液和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三元复合乳液的TEM形貌分析 | 第52页 |
2.5.3.6 DGEBA的含量对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聚合物乳液的影响 | 第52-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水性超支化环氧/线性环氧/丙烯酸酯防腐涂料的制备 | 第54-84页 |
3.1 前言 | 第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4-55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5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55-56页 |
3.3.1 防腐涂料清漆的制备 | 第55页 |
3.3.2 防腐涂料色漆的制备 | 第55-56页 |
3.3.3 防腐涂层的制备 | 第56页 |
3.4 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3.4.1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 | 第56页 |
3.4.2 涂层耐介质性能表征 | 第56-57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57-83页 |
3.5.1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加入量对清漆涂层的影响 | 第57-62页 |
3.5.1.1 HBPE的加入量对清漆涂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3.5.1.2 HBPE的加入量对清漆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3.5.1.3 HBPE的加入量对清漆涂层耐盐雾和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3.5.2 超支化环氧树脂HBPE的加入量对色漆涂层的影响 | 第62-70页 |
3.5.2.1 HBPE的加入量对色漆涂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2.2 HBPE的加入量对色漆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7页 |
3.5.2.3 HBPE的加入量对色漆涂层耐盐雾和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3.5.3 线性环氧树脂E-44含量对清漆涂层的影响 | 第70-75页 |
3.5.3.1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清漆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页 |
3.5.3.2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清漆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4页 |
3.5.3.3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清漆涂层耐盐雾和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3.5.4 线性环氧树脂E-44含量对色漆涂层的影响 | 第75-83页 |
3.5.4.1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色漆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5-76页 |
3.5.4.2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色漆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6-80页 |
3.5.4.3 线性环氧E-44含量对色漆涂层耐盐雾和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 第80-8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94-9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