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电力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1.1.1 电力系统发热故障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1.2 热敏变色材料概述 | 第13-17页 |
1.2.1 热敏材料的分类 | 第13页 |
1.2.2 热敏材料的变色机理 | 第13-15页 |
1.2.3 热敏材料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4 热敏材料的用途 | 第16-17页 |
1.3 热敏变色涂层概述 | 第17-20页 |
1.3.1 热敏涂层的特点 | 第17页 |
1.3.2 电力系统热敏涂层现状 | 第17页 |
1.3.3 热敏涂料的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1.3.4 热敏变色涂料的功能需求 | 第18页 |
1.3.5 热敏变色涂料组成 | 第18-19页 |
1.3.6 热敏涂料性能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4 温度的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1.4.1 接触式测量 | 第21页 |
1.4.2 非接触式测量 | 第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低温热敏变色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3-39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3.1 热敏粉组分配比 | 第24-25页 |
2.3.2 单变色涂层制备 | 第25页 |
2.3.3 多变色涂层制备 | 第25页 |
2.3.4 性能检测 | 第25-26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2.4.1 热敏粉混合结果 | 第26-27页 |
2.4.2 单变色涂层温度测定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4.3 单变色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4 变色涂层各温度下RGB值测定结果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29-35页 |
2.4.5 单变色涂层比色卡 | 第35-36页 |
2.4.6 多变色涂层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高温热敏变色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9-48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9-40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3.3.1 高温热敏复配物的制备 | 第40页 |
3.3.2 高温热敏涂层的制备 | 第40页 |
3.3.3 复配物及高温热敏涂层的性能检测 | 第40-43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3.4.1 复配物变色温度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3.4.2 高温热敏涂层颜色变化及变色时间 | 第46页 |
3.4.3 高温变色涂层各温度下RGB值测定结果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热敏涂层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 | 第48-54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4.3 讨论 | 第49-53页 |
4.3.1 热敏涂层颜色信息数据 | 第49页 |
4.3.2 温度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4.3.3 非接触式测温程序编写 | 第52页 |
4.3.4 模型验证 | 第52-53页 |
4.4 结论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