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统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 | 第15-17页 |
·对现有文献的简评 | 第17页 |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20-42页 |
·低碳经济的界定 | 第20页 |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的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区域低碳经济的空间特性 | 第22-23页 |
·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 | 第22-23页 |
·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产生的原因 | 第23页 |
·低碳经济的测度 | 第23-29页 |
·低碳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 | 第23-25页 |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 | 第25-29页 |
·科技创新指标的选取 | 第29-31页 |
·区域低碳经济的空间特性检验 | 第31-39页 |
·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31-35页 |
·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 分析 | 第35-39页 |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选择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2-53页 |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全期分析 | 第42-44页 |
·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分阶段分析 | 第44-51页 |
·初期阶段分析 | 第46-48页 |
·末期阶段分析 | 第48-50页 |
·初期和末期模型的对比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基本结论 | 第53-54页 |
·对策和建议 | 第54-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