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2.1.1 女性主义理论 | 第11页 |
2.1.2 性别刻板印象理论 | 第11-12页 |
2.1.3 拟态环境理论 | 第12页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2.2.1 对媒介形象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2.2 对运动员媒介形象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2.3 奥运报道中的女运动员媒介形象研究 | 第16-18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8-2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2.1 内容分析法 | 第20页 |
3.2.2 话语分析法 | 第20页 |
3.3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20-21页 |
3.4 样本的类目建构 | 第21-22页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51页 |
4.1 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4.1.1 媒介形象 | 第22页 |
4.1.2 中国女运动员形象 | 第22-23页 |
4.1.3 原创网络视频节目 | 第23页 |
4.2 对腾讯原创视频中再现女运动员形象的语言符号的分析 | 第23-30页 |
4.2.1 通过景别凸显女运动员特征的画面符号 | 第24-25页 |
4.2.2 文字表达中强调女运动员特点的词汇符号 | 第25-29页 |
4.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3 对腾讯原创视频中再现女运动员形象的非语言符号的分析 | 第30-43页 |
4.3.1 呈现立体化女运动员形象的的副语言 | 第30-37页 |
4.3.2 将女性景观化的体态符号 | 第37-39页 |
4.3.3 以隐喻方式再现女运动员形象的场景化符号 | 第39-42页 |
4.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4 腾讯原创视频节目中呈现的女运动员形象类型 | 第43-51页 |
4.4.1 群体形象 | 第43-47页 |
4.4.2 个体形象 | 第47-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4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建议 | 第52-54页 |
5.2.1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导女性进入体育传媒领域 | 第52-53页 |
5.2.2 女性运动员应重视自身媒介形象的塑造,打造专业经纪人团队 | 第53页 |
5.2.3 在全社会倡导平等、独立的性别价值观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