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审美阐释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第一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成因及分类 | 第21-37页 |
第一节 罪恶主题概述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罪恶主题的成因 | 第23-28页 |
一、个人成长历程 | 第23-25页 |
二、社会影响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罪恶主题的分类 | 第28-37页 |
一、学界已有的不同罪恶主题分类 | 第28-29页 |
二、霍桑小说中诸多类型的罪恶 | 第29-37页 |
第二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的呈现方式 | 第37-67页 |
第一节 情节设计 | 第37-41页 |
第二节 人物塑造 | 第41-47页 |
一、人性与神性的冲突 | 第42-43页 |
二、自我与他者的矛盾 | 第43-45页 |
三、人际关系的异化——孤独 | 第45-47页 |
第三节 环境描写 | 第47-52页 |
一、时间 | 第48-49页 |
二、空间 | 第49-52页 |
第四节 修辞应用 | 第52-67页 |
一、反讽 | 第52-57页 |
二、象征 | 第57-67页 |
第三章 霍桑小说中罪恶主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67-83页 |
第一节 罪恶主题研究的审美价值 | 第67-76页 |
一、众多的哥特元素 | 第67-72页 |
二、浓厚的悲剧韵味 | 第72-74页 |
三、罪感与痛感快感与美感 | 第74-76页 |
第二节 罪恶主题研究的意义 | 第76-83页 |
一、内省式的美学关怀 | 第76-78页 |
二、灵魂蜕变的心路历程 | 第78-80页 |
三、罪恶之下的人文关怀 | 第80-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