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山柰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9页
    1.1 山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3-18页
        1.1.1 二萜类化合物第13-15页
        1.1.2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第15-16页
        1.1.3 黄酮类化合物第16-17页
        1.1.4 酚酸类化合物第17页
        1.1.5 脂肪酸类化合物第17页
        1.1.6 挥发油第17-18页
    1.2 山柰属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第18页
        1.2.1 抗炎作用第18页
        1.2.2 抗氧化作用第18页
        1.2.3 抗肿瘤作用第18页
        1.2.4 驱虫作用第18页
    1.3 立项依据第18-19页
第二章 山柰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9-77页
    2.1 仪器与材料第19-21页
        2.1.1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第20页
        2.1.3 药材的来源及处理第20-21页
    2.2 提取与分离流程第21-24页
        2.2.1 提取与萃取流程第21-22页
        2.2.2 分离纯化流程第22-24页
    2.3 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第24-28页
        2.3.1 环肽类化合物第24-25页
        2.3.2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第25-26页
        2.3.3 萜类化合物第26页
        2.3.4 酚酸类化合物第26-27页
        2.3.5 其他类化合物第27-28页
    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28-77页
        2.4.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28-43页
        2.4.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43-77页
第三章 单体化合物体外抗炎活性研究第77-81页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77-78页
        3.1.1 实验仪器第77页
        3.1.2 实验材料第77-78页
    3.2 实验方法第78页
        3.2.1 细胞培养及样品配制第78页
        3.2.2 供试品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第78页
        3.2.3 供试品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第78页
    3.3 实验结果第78-81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录第91-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冬凌草和千根草化学成分研究及抗肿瘤活性筛选
下一篇:从药神到药商:河北安国药都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