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网络安全保险 | 第12-13页 |
1.2.2 风险感知 | 第13-14页 |
1.2.3 保险需求与行为决策 | 第14-15页 |
1.2.4 简要评价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网络安全保险概念及现状分析 | 第17-24页 |
2.1 网络安全保险的定义和范围 | 第17-18页 |
2.2 我国现阶段网络安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第18-19页 |
2.2.2 缺乏网络安全风险的基础数据 | 第19-20页 |
2.2.3 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保险监管难度大 | 第20页 |
2.3 国外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20-24页 |
2.3.1 国外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 | 第20-22页 |
2.3.2 国外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2-24页 |
第3章 网络安全风险的风险感知 | 第24-35页 |
3.1 风险感知理论 | 第24-25页 |
3.2 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理论基础 | 第25-32页 |
3.2.1 情绪因子 | 第25-26页 |
3.2.2 启发式偏差 | 第26-28页 |
3.2.3 过度自信 | 第28-29页 |
3.2.4 证实偏差 | 第29页 |
3.2.5 框定偏差 | 第29-31页 |
3.2.6 行为决策 | 第31-32页 |
3.3 网络安全风险的风险感知传导模型 | 第32-33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第4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证研究 | 第35-45页 |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5页 |
4.2 样本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4.3 重测信度检验 | 第37-38页 |
4.4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4.5 假设检验 | 第39-43页 |
4.5.1 情绪因子与风险感知之间的效应 | 第39-40页 |
4.5.2 启发式偏差与风险感知之间的效应 | 第40页 |
4.5.3 过度自信与风险感知之间的效应 | 第40-41页 |
4.5.4 证实偏差与风险感知之间的效应 | 第41-42页 |
4.5.5 框定偏差与风险感知之间的效应 | 第42-43页 |
4.6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网络安全保险发展对策 | 第45-48页 |
5.1 产品的开发和选择要弱化心理学因素影响 | 第45-46页 |
5.2 积极建立网络安全风险基础数据库 | 第46-47页 |
5.3 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保险的监管体系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网络安全风险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