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理想株型 | 第12-13页 |
1.1.1 理想株型的概念 | 第12页 |
1.1.2 主要农作物理想株型的研究 | 第12页 |
1.1.3 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育种研究 | 第12-13页 |
1.2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13-19页 |
1.2.1 基于连锁作图的QTL定位 | 第13-16页 |
1.2.1.1 QTL定位群体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1.2 QTL定位的方法 | 第15-16页 |
1.2.2 基于连锁不平衡原理的关联分析 | 第16-19页 |
1.2.2.1 关联分析的理论 | 第16-17页 |
1.2.2.2 关联分析的方法 | 第17-18页 |
1.2.2.3 关联分析在油菜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甘蓝型油菜主要株型性状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1 主花序长度 | 第19页 |
1.3.2 株高 | 第19-21页 |
1.3.3 结荚厚度 | 第21-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2.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3.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4页 |
3.2 性状测定 | 第24-25页 |
3.3 表型数据分析 | 第25页 |
3.3.1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5页 |
3.3.2 复合区间作图法QTL分析 | 第25页 |
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 第25-26页 |
3.4.1 基因型数据测定与分析 | 第25-26页 |
3.4.2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第26页 |
3.4.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26页 |
3.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26页 |
3.5 转录组测序 | 第26-27页 |
3.5.1 RNA提取 | 第26-27页 |
3.5.2 转录组测序 | 第27页 |
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27页 |
3.6 候选基因筛选 | 第27页 |
3.7 候选基因差异表达量分析 | 第27-30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4页 |
4.1 表型数据分析 | 第30-34页 |
4.1.1 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表型变异 | 第30-32页 |
4.1.2 自然群体的表型变异分析 | 第32-34页 |
4.2 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4-37页 |
4.2.1 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4页 |
4.2.2 自然群体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4-37页 |
4.3 油菜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37-42页 |
4.3.1 RIL群体油菜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37-39页 |
4.3.2 重庆两年自然群体群体油菜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39-42页 |
4.4 RIL群体主花序长度和茎高QTL定位分析 | 第42-45页 |
4.5 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5-49页 |
4.5.1 群体结构分析 | 第45页 |
4.5.2 亲缘关系分析 | 第45-46页 |
4.5.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6页 |
4.5.4 六种模型比较 | 第46-47页 |
4.5.5 重庆两年主花序长度和茎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7-49页 |
4.6 极端表现型转录组分析 | 第49页 |
4.7 候选基因预测 | 第49-50页 |
4.8 候选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第50-54页 |
4.8.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第50-51页 |
4.8.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1-54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4-60页 |
5.1 讨论 | 第54-58页 |
5.1.1 株型性状的表型变异 | 第54页 |
5.1.2 主花序长度和茎高的QTL定位 | 第54-55页 |
5.1.3 主花序长度和茎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55-57页 |
5.1.5 候选基因及其差异表达特征 | 第57-58页 |
5.2 结论 | 第58-60页 |
5.2.1 株型性状的表型变异 | 第58页 |
5.2.2 甘蓝型油菜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 | 第58页 |
5.2.3 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花序长度和茎高的QTL定位 | 第58页 |
5.2.4 自然群体主花序长度和茎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58-59页 |
5.2.5 极端表现型的转录组分析 | 第59页 |
5.2.6 候选基因筛选 | 第59页 |
5.2.7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