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联接及联接零件论文--螺纹联接论文

不同螺栓边距对角(槽)钢螺栓连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螺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螺栓连接各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影响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试件螺栓连接破坏模式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各国规范对试件承载力计算的规定第20-22页
        1.3.1 美国规范的规定第20-21页
        1.3.2 欧洲规范规定第21-22页
        1.3.3 中国规范规定第22页
    1.4 本文研究背景、方法和内容第22-25页
        1.4.1 研究背景第22-24页
        1.4.2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4-25页
    1.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不同螺栓边距角(槽)钢连接性能试验研究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试验概况第26-29页
        2.2.1 试件设计第26-28页
        2.2.2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第28-29页
    2.3 材性试验第29-32页
        2.3.1 试件尺寸第29-30页
        2.3.2 材性试验现象和结果第30-32页
    2.4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第32-38页
        2.4.1 试件实际尺寸测量第32页
        2.4.2 试验现象和破坏模式第32-38页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2.5.1 荷载-位移曲线第38-39页
        2.5.2 极限承载力与变形第39-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有限元建模第42-65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第43-51页
        3.2.1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第43-45页
        3.2.2 材料非线性第45-47页
        3.2.3 几何非线性第47-48页
        3.2.4 边界非线性第48-51页
    3.3 有限元前处理过程第51-55页
        3.3.1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51页
        3.3.2 材料本构模型第51-52页
        3.3.3 网格划分第52-53页
        3.3.4 接触的定义第53-54页
        3.3.5 边界条件和加载第54-55页
    3.4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5-62页
        3.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第55-57页
        3.4.2 极限承载力对比第57-58页
        3.4.3 破坏模式对比第58-62页
    3.5 试件应力分析第62-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角钢螺栓连接性能有限元参数分析第65-89页
    4.1 有限元标准模型的确定第65-69页
        4.1.1 极限承载力公式第65-66页
        4.1.2 有限元标准模型的基本参数第66-67页
        4.1.3 标准模型有限元结果与公式的对比分析第67-69页
    4.2 相同型号角钢不同参数模型的建立第69-71页
    4.3 有限元结果和分析第71-78页
        4.3.1 螺栓个数对角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4.3.2 螺栓端距对角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4.3.3 螺栓间距对角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4.3.4 螺栓直径对角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6-78页
    4.4 肢厚对角钢螺栓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第78-80页
        4.4.1 参数分析试件第78页
        4.4.2 试件参数分析结果第78-80页
    4.5 不等边角钢螺栓连接受力性能第80-84页
        4.5.1 参数分析试件第80-81页
        4.5.2 试件参数分析结果第81-84页
    4.6 各型号角钢螺栓边距取值及分析第84-87页
        4.6.1 Python语言介绍及编程第84页
        4.6.2 不同型号角钢螺栓边距建议取值第84-87页
    4.7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槽钢螺栓连接性能有限元参数分析第89-107页
    5.1 有限元标准模型的建立第89-92页
        5.1.1 试件的参数设计第89-90页
        5.1.2 标准模型有限元结果及分析第90-92页
    5.2 相同型号槽钢不同参数模型的建立第92-94页
    5.3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第94-98页
        5.3.1 螺栓个数对槽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94-95页
        5.3.2 螺栓端距对槽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95-96页
        5.3.3 螺栓间距(平行受力方向)对槽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96-97页
        5.3.4 螺栓间距(垂直受力方向)对槽钢受力性能的影响第97-98页
    5.4 槽钢螺栓连接受拉承载力计算及设计建议第98-104页
        5.4.1 极限承载力的建议公式第98-102页
        5.4.2 有限元结果与建议公式的对比及分析第102-104页
    5.5 各型号槽钢螺栓连接试件数值模拟及分析第104-106页
    5.6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0页
    6.1 结论第107-109页
    6.2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附录A BZJ试件编程第114-121页
附录B CZJ试件编程第121-129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
下一篇:雨滴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