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页 |
第一章 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中磷酸酶SHP-2的表达 | 第21-41页 |
绪言 | 第21-2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1.1.1 试剂 | 第23-24页 |
1.1.2 仪器 | 第24页 |
1.1.3 动物 | 第24-25页 |
1.1.4 临床样本 | 第25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1.2.1 细胞培养 | 第25页 |
1.2.2 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癌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1.2.3 石蜡包埋组织及切片 | 第26页 |
1.2.4 H&E染色 | 第26页 |
1.2.5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第26-27页 |
1.2.6 免疫印迹 | 第27-28页 |
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1.2.8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9-37页 |
1.3.1 SHP-2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较结肠上皮细胞减少 | 第29-30页 |
1.3.2 SHP-2在小鼠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先升高后下降 | 第30-32页 |
1.3.3 SHP-2在人结肠炎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 | 第32页 |
1.3.4 SHP-2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 | 第32-34页 |
1.3.5 SHP-2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级别呈正相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负相关 | 第34-37页 |
1.4 讨论 | 第37-38页 |
1.5 小结 | 第38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二章 穿心莲内酯与5-FU联用治疗小鼠结肠癌的作用研究 | 第41-61页 |
绪言 | 第41-4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1.1.1 试剂 | 第43-44页 |
1.1.2 仪器 | 第44页 |
1.1.3 动物 | 第44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1.2.1 细胞培养 | 第44-45页 |
1.2.2 CT26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 第45页 |
1.2.3 石蜡包埋组织及切片 | 第45页 |
1.2.4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第45页 |
1.2.5 免疫荧光 | 第45-46页 |
1.2.6 脾脏细胞的制备 | 第46页 |
1.2.7 细胞表面分子流式分析 | 第46页 |
1.2.8 Caspase-1活化的细胞比例测定 | 第46-47页 |
1.2.9 小鼠骨髓分化的巨噬细胞(BMDM)制备 | 第47页 |
1.2.1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离 | 第47-48页 |
1.2.11 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 | 第48页 |
1.2.12 免疫印迹 | 第48页 |
1.2.13 统计学分析 | 第48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48-55页 |
1.3.1 穿心莲内酯增强了5-FU对CT26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疗效,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 第48-50页 |
1.3.2 穿心莲内酯抑制5-FU导致的NRLP3炎症小体活化 | 第50-52页 |
1.3.3 穿心莲内酯增强5-FU对MDSC的杀伤作用 | 第52-53页 |
1.3.4 穿心莲内酯增强5-FU杀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能力 | 第53-54页 |
1.3.5 穿心莲内酯增强5-FU抑制肿瘤增殖的能力 | 第54-55页 |
1.4 讨论 | 第55-57页 |
1.5 小结 | 第57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综述: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第6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第75-77页 |
附录二 所发表文章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