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形状记忆合金第14-18页
        1.2.1 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第14-15页
        1.2.2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第15-18页
    1.3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第18-21页
        1.3.1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第18页
        1.3.2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8-21页
    1.4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1-29页
        1.4.1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2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3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25-2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1-45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第31-35页
        2.2.1 Tanaka模型第31-32页
        2.2.2 Liang-Rogers模型第32-33页
        2.2.3 Brinson模型第33-34页
        2.2.4 Boyd-Lagoudas模型第34-35页
        2.2.5 Ivshin-Pence模型第35页
    2.3 SMA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5-39页
        2.3.1 复合材料一般结构与薄板的本构关系第35-37页
        2.3.2 复合材料大挠度单层的本构关系第37-38页
        2.3.3 复合材料圆板在热载荷作用下的本构关系第38-39页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2.4.1 渐进损伤模型第39-41页
        2.4.2 层间损伤模型第41-42页
        2.4.3 SMA的本构模型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研究第45-56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SMA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第45-49页
        3.2.1 实验材料第45页
        3.2.2 单纤维拔出实验第45-48页
        3.2.3 单丝拉伸实验第48页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48-49页
    3.3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分析第49-55页
        3.3.1 SMA单纤维拔出性能分析第49-52页
        3.3.2 不同处理SMA丝表面机理分析第52-55页
    3.4 本章小节第55-56页
第4章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静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第56-84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SMA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第56-60页
        4.2.1 实验材料第56-57页
        4.2.2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第57-60页
    4.3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第60-63页
        4.3.1 实验材料第60-61页
        4.3.2 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实验第61-62页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62-63页
    4.4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断裂韧性测试方法第63-66页
        4.4.1 I型断裂韧性测定第65页
        4.4.2 II型(层间剪切型)断裂韧性测定第65-66页
    4.5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分析第66-73页
        4.5.1 SMA丝对其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性能的影响第66-70页
        4.5.2 SMA丝对其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弯曲性能的影响第70-73页
    4.6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断裂韧性分析第73-77页
        4.6.1 SMA复合材料I型断裂韧性性能分析第73-74页
        4.6.2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II型断裂韧性性能分析第74-75页
        4.6.3 损伤机理分析第75-77页
    4.7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第77-83页
        4.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7页
        4.7.2 模型验证第77-80页
        4.7.3 SMA位置与含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性能的影响第80-83页
    4.8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性能研究第84-100页
    5.1 引言第84-85页
    5.2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测试方法第85-89页
        5.2.1 材料制备第85-86页
        5.2.2 拉伸和疲劳实验第86-89页
    5.3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分析第89-99页
        5.3.1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静态拉伸性能第89-91页
        5.3.2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分析第91-96页
        5.3.3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失效机理分析第96-99页
    5.4 本章小节第99-100页
第6章 考虑温度效应的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性能研究第100-117页
    6.1 引言第100-101页
    6.2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性能测试方法第101-103页
        6.2.1 材料制备第101页
        6.2.2 DSC实验第101-103页
        6.2.3 低速冲击实验第103页
    6.3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性能分析第103-113页
        6.3.1 相变行为第103-105页
        6.3.2 复合材料层合板变形阶段分析第105-106页
        6.3.3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不同温度下的低速冲击行为第106-113页
    6.4 不同温度下SMA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失效模式第113-116页
    6.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7章 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问题有限元分析第117-137页
    7.1 引言第117-118页
    7.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18-119页
    7.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119-135页
        7.3.1 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数值分析第119-124页
        7.3.2 SMA复合材料层合板数值分析第124-131页
        7.3.3 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临界能量值第131-135页
    7.4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结论第137-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力作用下钴基熔覆层表面/界面失效行为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喷涂BaTiO3涂层结构优化与介电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