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建筑材料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及其在铜黄高速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及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高性能混凝土概念及其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铜黄高速沿线自然环境及桥梁工程常见病害调研第14-26页
    2.1 铜黄高速沿线自然环境第14-18页
        2.1.1 地质环境第14-17页
        2.1.2 气候环境第17-18页
    2.2 铜黄高速沿线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第18-24页
        2.2.1 裂缝第18-22页
        2.2.2 冻融循环破坏第22-23页
        2.2.3 硫酸盐腐蚀第23-24页
    2.3 本章小节第24-26页
第三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6-34页
    3.1 原材料第26-30页
        3.1.1 水泥第26-27页
        3.1.2 集料第27-28页
        3.1.3 矿物掺合料第28-29页
        3.1.4 外加剂第29-30页
        3.1.5 拌和水第30页
    3.2 试验方法第30-33页
        3.2.1 工作性能第30页
        3.2.2 力学性能第30-31页
        3.2.3 耐久性第31-32页
        3.2.4 微观性能测试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第34-50页
    4.1 设计目标第34-35页
    4.2 技术途径第35-36页
    4.3 配合比设计第36-39页
        4.3.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6-37页
        4.3.2 全计算法配合比设计第37-39页
    4.4 配合比调整与优化第39-48页
        4.4.1 水胶比第39-40页
        4.4.2 胶凝材料用量第40-41页
        4.4.3 砂率第41-42页
        4.4.4 矿物掺合料第42-48页
    4.5 推荐混凝土配合比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机理研究第50-60页
    5.1 干缩性第50-53页
    5.2 抗冻性能第53-54页
    5.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第54-55页
    5.4 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第55-58页
        5.4.1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第56页
        5.4.2 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机理分析第56-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实体工程应用第60-66页
    6.1 工程概况第60页
    6.2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第60页
    6.3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第60-62页
    6.4 施工质量检验与判定第62-64页
    6.5 质量控制程序第64-65页
    6.6 工程应用效果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城路下穿隧道防水技术及施工力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频分析的公路隧道动态施工监测信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