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实验设计 | 第12页 |
2.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2.1 实验对象 | 第12页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12-13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13页 |
3.实验方法 | 第13-14页 |
3.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3页 |
3.2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3页 |
3.3 实验取材及处理 | 第13-14页 |
4.检测指标 | 第14-17页 |
4.1 大体创面观察 | 第14页 |
4.2 组织学观察 | 第14-15页 |
4.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15页 |
4.4 血及创面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检测 | 第15-17页 |
5.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5页 |
1.创面愈合情况 | 第18-19页 |
2.病理学变化 | 第19-21页 |
2.1 光镜观察 | 第19-20页 |
2.2 电镜观察 | 第20页 |
2.3 VEGF的表达 | 第20-21页 |
3.创面组织及血液中SOD和MDA的变化 | 第21-25页 |
3.1 创面组织中SOD和MDA的变化 | 第21-23页 |
3.2 血液中SOD和MDA的变化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30页 |
1.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机制 | 第26-27页 |
3.红光治疗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机制 | 第27-28页 |
4.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联合红光治疗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机制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附图 | 第36-46页 |
综述 | 第46-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