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构建HDAC2磷酸化区域缺失和位点负性突变体真核表达载体 | 第17-33页 |
2.1 材料 | 第17-20页 |
2.2 方法 | 第20-28页 |
2.3 结果 | 第28-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HDAC2自身磷酸化修饰对其SUMO E3连接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 第33-41页 |
3.1 材料 | 第33-35页 |
3.2 方法 | 第35-37页 |
3.3 结果 | 第37-38页 |
3.4 讨论 | 第38-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新磷酸化位点的预测、负性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 | 第41-54页 |
4.1 材料 | 第41-43页 |
4.2 方法 | 第43-47页 |
4.3 结果 | 第47-51页 |
4.4 讨论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文献综述 HDAC2的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 第5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