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1.2 主要药物 | 第1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2-13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13页 |
2.实验方法 | 第13-17页 |
2.1 实验分组与处理 | 第13-14页 |
2.2 造模方法 | 第14页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14页 |
2.4 指标检测 | 第14-17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1 大鼠一般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18页 |
2 大鼠心电图的改变 | 第18-19页 |
3 各组大鼠HE染色病理观察 | 第19页 |
4 各组大鼠血清ET-1、NO水平的比较 | 第19-20页 |
5 各组大鼠心肌MVC、MVD的比较 | 第20页 |
6 各组大鼠心肌VEGF、bFGF表达的比较(免疫组化法) | 第20-22页 |
7 各组大鼠心肌VEGF、bFGF表达的比较(Westernblot法)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4-31页 |
1 中医理论研究 | 第24-27页 |
1.1 AMI与中医研究范畴 | 第24页 |
1.2 历代医家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概述 | 第24-25页 |
1.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25-26页 |
1.4 益气活血组方的理论基础及方药分析 | 第26-27页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27-29页 |
2.1 现代医学治疗AMI概述 | 第27页 |
2.2 现代医学对血管新生的探讨 | 第27-28页 |
2.3 中医药干预血管新生的研究 | 第28-29页 |
3 本实验益气活血组方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本实验益气活血组方对VEGF、bFGF表达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综述 | 第37-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