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表面改性生态砖对面源污染物氮磷的吸附性能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第12-14页
        1.2.1 黑臭水体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2 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分析第13-14页
    1.3 生态护坡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植草护坡第15页
        1.3.2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第15-16页
        1.3.3 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第16-18页
        1.3.4 植草砖护坡第18-19页
    1.4 面源污染物氮磷的净化方法第19-20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1.6.1 课题来源第21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生态砖的制备第23-24页
        2.2.2 生态砖的表征第24页
        2.2.3 吸附试验第24-25页
        2.2.4 降碱试验第25页
        2.2.5 紫花苜蓿吸收试验第25-26页
    2.3 检测方法第26-27页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第26页
        2.3.2 植物含磷量测定方法第26页
        2.3.3 柠檬酸测定方法第26-27页
    2.4 吸附模型分析方法第27-29页
        2.4.1 吸附等温线模型第27-28页
        2.4.2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8-29页
第三章 吸附氮磷材料筛选第29-40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吸附氨氮材料筛选第29-34页
        3.2.1 不同吸附材料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第29-30页
        3.2.2 投加量对吸附材料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3.2.3 吸附材料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特性第31-33页
        3.2.4 吸附材料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第33-34页
    3.3 吸附总磷材料筛选第34-38页
        3.3.1 不同吸附材料对总磷的吸附效果第34页
        3.3.2 投加量对吸附材料吸附总磷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3.3.3 吸附材料对总磷的吸附等温特性第35-37页
        3.3.4 吸附材料对总磷的吸附动力学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表面改性生态砖对氮磷的吸附性能研究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搭载量对改性生态砖吸附氮磷的影响第40-43页
        4.2.1 搭载量对改性生态砖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4.2.2 搭载量对改性生态砖吸附总磷效果的影响第41-43页
    4.3 表面改性生态砖的表征第43页
    4.4 改性生态砖对氮磷的吸附等温特性第43-46页
        4.4.1 改性生态砖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特性第43-44页
        4.4.2 改性生态砖对总磷的吸附等温特性第44-46页
    4.5 改性生态砖对氮磷的吸附动力学第46-48页
        4.5.1 改性生态砖对氮的吸附动力学第46-47页
        4.5.2 改性生态砖对总磷的吸附动力学第47-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紫花苜蓿对生态砖表面磷的吸收研究第49-61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不同降碱方式对生态砖的降碱效果第49-52页
    5.3 紫花苜蓿吸收生态砖表面的磷随时间的变化第52-55页
    5.4 紫花苜蓿吸收生态砖表面磷随植株数量的变化第55-59页
    5.5 生态砖的优势第59-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和铁碳微电解工艺对APC荧光增白剂废水的预处理效能对比研究
下一篇:活性炭吸附—微波紫外再生处理乙硫醇臭气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