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工程、林业机械论文--森林测量、林业测绘论文--森林遥感论文

广东韶关地区森林碳储量遥感估测方法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研究现状概述第8-13页
        1.2.1 以森林调查为基础的森林生物量研究第8-9页
        1.2.2 以生态模型为核心的生物量研究第9-10页
        1.2.3 以遥感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量研究第10-12页
        1.2.4 森林碳储量的研究第12-13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2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3-14页
        2.1.1 地理位置第13页
        2.1.2 地质地貌第13-14页
        2.1.3 气候特征第14页
        2.1.4 自然资源第14页
        2.1.5 经济第14页
    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3 研究方法第15-20页
        2.3.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第15页
        2.3.2 K最邻近分类法第15-16页
        2.3.3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第16-18页
        2.3.4 随机森林方法第18-20页
    2.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第21-26页
    3.1 数据来源第21页
    3.2 数据预处理第21-26页
        3.2.1 样地生物量与碳储量的计算第21-23页
        3.2.2 研究区遥感图像预处理第23-26页
第四章 碳储量估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第26-36页
    4.1 模型驱动因子的构建第26-30页
        4.1.1 驱动因子的选择第26页
        4.1.2 驱动因子的提取第26-28页
        4.1.3 碳密度与各因子的相关性检验第28-30页
    4.2 碳储量遥感估测模型建立第30-33页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第30页
        4.2.2 K最邻近分类法模型建立第30-31页
        4.2.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第31-32页
        4.2.4 随机森林模型建立第32-33页
    4.3 模型精度比较第33页
    4.4 韶关区域碳储量的遥感估测第33-36页
第五章 碳储量空间变化分析第36-41页
    5.1 韶关碳储量空间冷热点分析第36-37页
    5.2 韶关碳储量变化分析第37-41页
        5.2.1 不同年份韶关地区碳储量估测第37-38页
        5.2.2 碳储量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第38-41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1-44页
    6.1 研究结论第41-42页
        6.1.1 四种模型比较结果第41页
        6.1.2 碳储量空间分布分析结果第41-42页
        6.1.3 碳密度变化趋势研究结果第42页
    6.2 问题讨论第42页
    6.3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类区划--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
下一篇: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落叶阔叶林种子雨动态及主要物种幼苗空间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