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姻“忠诚协议”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价值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2 “忠诚协议”概述 | 第12-18页 |
2.1 “忠诚协议”的概念分析 | 第12页 |
2.2 “忠诚协议”产生的原因 | 第12-14页 |
2.2.1 法律层面 | 第12-13页 |
2.2.2 社会层面 | 第13-14页 |
2.3 婚姻忠诚协议的类型 | 第14-15页 |
2.4 忠实义务的性质 | 第15-18页 |
3 “忠诚协议”的法理分析 | 第18-29页 |
3.1 同案不同判 | 第18-19页 |
3.2 实务界的观点 | 第19-20页 |
3.3 学界观点 | 第20-22页 |
3.3.1 无效说 | 第20-21页 |
3.3.2 肯定说(附延缓条件说) | 第21-22页 |
3.4 “忠诚协议”的性质探析 | 第22-24页 |
3.5 “忠诚协议”的效力判断 | 第24-27页 |
3.5.1 婚前、婚后“忠诚协议”的效力 | 第24-25页 |
3.5.2 “人身性”“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25-26页 |
3.5.3 财产性“忠诚协议”的效力 | 第26-27页 |
3.6 “忠诚协议”的价值探析 | 第27-29页 |
4 将“忠诚协议”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 | 第29-32页 |
4.1 对完善实体法的建议 | 第29-31页 |
4.1.1 明确“忠诚协议”的生效要件 | 第29-30页 |
4.1.2 对忠诚义务的法律内涵进行明确界定 | 第30页 |
4.1.3 完善配偶权的相关立法 | 第30-31页 |
4.2 对完善程序法的建议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