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壁龛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1 血管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1页 |
1.2.2 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1页 |
1.2.3 室管膜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1-12页 |
1.3 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2-15页 |
1.3.1 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2-13页 |
1.3.2 经典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3页 |
1.3.3 替代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影响 | 第13-15页 |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发生的作用 | 第15-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N9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的研究 | 第18-30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2.1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18页 |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18-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3.1 细胞的培养 | 第20-21页 |
2.3.2 细胞给药刺激 | 第21页 |
2.3.3 提取细胞总RNA | 第21-22页 |
2.3.4 反转录合成cDNA模板 | 第22页 |
2.3.5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22-23页 |
2.3.6 细胞的固定 | 第23-24页 |
2.3.7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 第24页 |
2.3.8 统计分析 | 第24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24-28页 |
2.4.1 N9小胶质细胞形态 | 第24-25页 |
2.4.2 IFN-γ 或IL-4 对N9小胶质细胞M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25页 |
2.4.3 IFN-γ 或IL-4 对N9小胶质细胞M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4 极化的N9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志物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 第26-27页 |
2.4.5 不同激活状态下N9小胶质细胞BDNF相对表达情况 | 第27-28页 |
2.5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的研究 | 第30-37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2.1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0页 |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0-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3.1 原代小细胞的培养 | 第31页 |
3.3.2 原代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3.3.3 原代小胶质细胞给药刺激 | 第32页 |
3.3.4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2页 |
3.3.5 反转录合成cDNA模板 | 第32页 |
3.3.6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32页 |
3.3.7 细胞的固定 | 第32页 |
3.3.8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 第32页 |
3.3.9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3.4.1 原代小胶质细胞的纯度 | 第32-33页 |
3.4.2 IFN-γ 或IL-4 对原代小胶质细胞M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3 IFN-γ 或IL-4 对原代小胶质细胞M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4 极化的原代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志物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 第35页 |
3.4.5 不同激活状态下N9小胶质细胞BDNF相对表达情况 | 第35-36页 |
3.5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前体细胞共培养 | 第37-46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4.2.1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37页 |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7-3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4.3.1 神经球的培养 | 第39-40页 |
4.3.2 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及分化 | 第40页 |
4.3.3 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第40-41页 |
4.3.4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前体细胞共培养 | 第41页 |
4.3.5 原代神经前体细胞分化鉴定 | 第41页 |
4.3.6 原代神经前体细胞增殖鉴定 | 第41页 |
4.3.7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4.4.1 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 | 第42页 |
4.4.2 分化的神经前体细胞 | 第42-43页 |
4.4.3 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前体细胞的影响 | 第43-45页 |
4.5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