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养废止后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废止劳动教养的原因和历程追溯 | 第11-15页 |
(一) 劳动教养废止的缘由 | 第11-13页 |
1.劳动教养制度在法律依据方面有一定缺陷 | 第11-12页 |
2.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性质尚未明确 | 第12页 |
3.劳动教养制度适用范围随意性较大 | 第12页 |
4.劳动教养制度惩罚不一致 | 第12-13页 |
5.劳动教养制度程序设计有缺陷 | 第13页 |
(二)劳动教养的废止过程回顾 | 第13-14页 |
(三)劳动教养的废止对刑罚与行政处罚衔接的影响 | 第14-15页 |
1.劳动教养废止之前 | 第14页 |
2.劳动教养废止之后 | 第14-15页 |
二、劳动教养废止后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立法衔接 | 第15-23页 |
(一)选择衔接方案 | 第15-16页 |
1.外部重构及内部吸收 | 第15页 |
2.内部分流处理方式 | 第15-16页 |
(二)立法衔接措施 | 第16-23页 |
1.实体法上进行局部的修补 | 第18-20页 |
2.降低我国刑法入罪门槛 | 第20-23页 |
三、劳动教养废止后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司法衔接 | 第23-30页 |
(一)扩大刑罚与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 | 第23-26页 |
1.扩大刑罚的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2.扩大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 | 第25-26页 |
(二)调整司法适用 | 第26-30页 |
1.建立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协调制度 | 第27-28页 |
2.行政处罚与刑罚并行处罚时,遵循刑罚优先原则 | 第28-29页 |
3.优化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机制 | 第29-30页 |
四、关于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观点批判 | 第30-37页 |
(一)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说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30-32页 |
(二)制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观点之否定 | 第32-37页 |
1.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交叉 | 第32-33页 |
2.法律体系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 第33-35页 |
3.《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难以作为替代措施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