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环境雌激素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环境雌激素第13-16页
        1.1.1 环境雌激素的分类第13页
        1.1.2 环境雌激素的危害第13-14页
        1.1.3 环境雌激素处理方法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 臭氧氧化技术第16-17页
        1.2.1 臭氧氧化机理第16-17页
        1.2.2 臭氧氧化环境雌激素的进展第17页
    1.3 催化臭氧氧化第17-19页
        1.3.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第18页
        1.3.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目的第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22-30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2页
        2.1.1 实验药品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页
    2.2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22-23页
        2.2.1 树脂预处理第22-23页
        2.2.2 催化剂制备第23页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3-24页
        2.3.1 比表面积测定第23-24页
        2.3.2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第24页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24页
        2.3.4 热重分析第2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4.1 催化剂表面形态和物理性质第24-27页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2.4.3 热重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双酚A的研究第30-55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0-31页
        3.1.2 实验装置第31页
        3.1.3 实验分析方法第31-32页
    3.2 单独臭氧氧化双酚A的研究第32-37页
        3.2.1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第32-33页
        3.2.2 流速的影响第33-34页
        3.2.3 初始pH的影响第34-35页
        3.2.4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5-36页
        3.2.5 温度的影响第36页
        3.2.6 叔丁醇的影响第36-37页
    3.3 催化剂选择和对比实验第37-41页
        3.3.1 催化剂选择第37-40页
        3.3.2 催化剂稳定性第40页
        3.3.3 不同反应体系对双酚A去除率的影响第40-41页
    3.4 催化臭氧氧化双酚A的研究第41-47页
        3.4.1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第41-42页
        3.4.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第42-43页
        3.4.3 流速的影响第43-44页
        3.4.4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4-45页
        3.4.5 温度的影响第45页
        3.4.6 叔丁醇的影响第45-46页
        3.4.7 催化剂重复利用实验第46-47页
    3.5 双酚A降解动力学研究第47-51页
    3.6 双酚A降解机理分析第51-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水中2,4-二氯酚第55-75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5页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55页
        4.1.2 实验方法第55页
    4.2 单独臭氧氧化2,4-二氯酚的研究第55-60页
        4.2.1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第55-56页
        4.2.2 流速的影响第56-57页
        4.2.3 初始pH的影响第57页
        4.2.4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7-58页
        4.2.5 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4.2.6 叔丁醇的影响第59-60页
    4.3 催化剂选择与对比试验第60-63页
        4.3.1 催化剂选择第60-62页
        4.3.2 催化剂稳定性第62页
        4.3.3 不同反应体系对2,4-二氯酚去除率的影响第62-63页
    4.4 催化臭氧氧化2,4-二氯酚的研究第63-68页
        4.4.1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第63-64页
        4.4.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第64-65页
        4.4.3 流速的影响第65页
        4.4.4 初始浓度的影响第65-66页
        4.4.5 温度的影响第66-67页
        4.4.6 叔丁醇的影响第67页
        4.4.7 催化剂重复利用实验第67-68页
    4.5 2 ,4-二氯酚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第68-71页
    4.6 2 ,4-二氯酚降解机理分析第71-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75-78页
    5.1 结论第75-77页
    5.2 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在Pd、Ir单原子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电子废弃物高温熔炼过程中Sn元素的分配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