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论中晚唐骈体公文变革--以陆贽与李商隐为中心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0页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8-10页
第一章 中唐骈体公文的变革第10-19页
    第一节 中唐骈体公文变革的背景第10-14页
        一、社会动荡的影响第11页
        二、科举制和选官制度的推动第11-12页
        三、“古文运动”的冲击第12-14页
    第二节 中唐骈体公文变革的具体体现第14-19页
        一、陆贽的突出贡献第14-15页
        二、“公文改革运动”第15-19页
第二章 晚唐骈体公文的转变第19-26页
    第一节 晚唐骈体公文发生转变的背景第19-23页
        一、中晚唐之际公文朴实之风的倡导第19-21页
        二、骈文复兴的社会土壤第21页
        三、“古文运动”衰落,韩柳后继者走偏第21-22页
        四、诗律、文学批评理论和类书编纂的推动第22-23页
    第二节 晚唐骈体公文的特点第23-26页
        一、文坛创作倾向第23-24页
        二、李商隐的突出贡献第24-26页
第三章 陆贽骈体公文的思想观念及创作风格第26-38页
    第一节 陆贽的政治见解与文道观念第26-30页
        一、政治见解:经国济世以人为本第26-28页
        二、文道观念:文道结合质素为风第28-30页
    第二节 陆贽骈体公文的艺术手法第30-38页
        一、骈散程度:融散入骈奇句单行第30-32页
        二、用典密度:少用典故晓畅自然第32-33页
        三、声律偶对:语调顿挫节奏自如第33-35页
        四、表现手法:善于议论稽古证今第35-38页
第四章 李商隐骈体公文的思想观念及创作风格第38-50页
    第一节 李商隐的政治见解与文道观念第38-42页
        一、政治见解:关切时政心怀民生第38-40页
        二、文道观念:以道自任独树一帜第40-42页
    第二节 李商隐骈体公文的艺术手法第42-50页
        一、骈散程度:骈散兼行 气韵流动第42-44页
        二、用典密度:频频用典 精当得体第44-46页
        三、声律偶对:声律精当 偶对工稳第46-48页
        四、表现手法:工于言情 感人至深第48-50页
第五章 从陆贽与李商隐骈体公文风格之变化看中晚唐骈体公文的嬗变第50-65页
    第一节 陆贽与李商隐骈体公文风格变化之原因第50-57页
        一、社会和文坛环境第50-52页
        二、个人原因第52-57页
    第二节 中晚唐骈体公文的嬗变第57-61页
        一、内容观念的嬗变第57-59页
        二、形式特征的嬗变第59-61页
    第三节 中晚唐骈体公文的深远影响第61-65页
        一、对五代公文的影响第61-62页
        二、对宋朝公文革新的影响第62-63页
        三、对清代公文的影响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后记第71-72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鸿章洋务公文研究
下一篇:创伤性骨髓炎的病原菌、耐药性及其诊断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