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建筑业全要素总体效率及碳效率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对象、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2-16页
        1.2.1 研究对象有关的概念界定第12-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2.3 章节安排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建筑业能源、碳排放及效率相关文献综述第18-25页
    2.1 建筑业能源消耗测算第18页
    2.2 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测算第18-21页
        2.2.1 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第18-19页
        2.2.2 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第19-21页
        2.2.3 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第21页
    2.3 效率相关内容研究现状综述第21-23页
        2.3.1 效率、生产率与碳效率的概念第21-22页
        2.3.2 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2.3.3 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建筑业直接能耗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第25-33页
    3.1 建筑业直接消耗能源的折算第25-28页
        3.1.1 数据来源第25页
        3.1.2 标准煤折算系数第25页
        3.1.3 各种能源消耗数量第25-28页
    3.2 建筑业直接消耗能源的CO_2排放测算第28-32页
        3.2.1 非电力能源CO_2排放系数第28-29页
        3.2.2 电力CO_2排放系数第29页
        3.2.3 直接能源消耗CO_2排放量第29-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建筑业全要素静态总体效率和碳效率测算第33-53页
    4.1 基于DEA的建筑业静态总体效率和碳效率计算模型第33-35页
        4.1.1 评价模型的角度选择第33-34页
        4.1.2 规模回报类型选择第34页
        4.1.3 径向与非径向选择第34页
        4.1.4 建筑业静态总体效率与碳效率模型第34-35页
    4.2 建筑业效率评价的指标选取及其数据第35-40页
        4.2.1 各省建筑业企业总资产及其数据第36-37页
        4.2.2 各省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及其数据第37-38页
        4.2.3 各省建筑业直接能源消耗及其数据第38页
        4.2.4 各省建筑业直接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数据第38页
        4.2.5 各省建筑业增加值及其数据第38-39页
        4.2.6 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描述性统计第39-40页
    4.3 建筑业全要素静态总体效率和碳效率测算结果第40-52页
        4.3.1 全要素静态总体效率和碳效率测算结果第40-45页
        4.3.2 全要素静态总体效率和碳效率的时间系列分析第45-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建筑业全要素动态总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3-70页
    5.1 建筑业总体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第53-63页
        5.1.1 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模型第53-54页
        5.1.2 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的实证结果第54-62页
        5.1.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各省动态全要素总体效率测算第62-63页
    5.2 建筑业全要素动态总体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3-68页
        5.2.1 建筑业全要素动态总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64-65页
        5.2.2 回归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第65-66页
        5.2.3 回归过程及结果分析第66-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3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建议第71-72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制造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公路工程质量评价空间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