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理论基础及统计分析 | 第21-31页 |
2.1 大型社会活动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1.1 大型社会活动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2 大型社会活动人群的特点 | 第22页 |
2.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统计分析 | 第22-31页 |
2.2.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年际变化 | 第23-24页 |
2.2.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月际变化 | 第24页 |
2.2.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区域分布 | 第24-26页 |
2.2.4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场所分布 | 第26页 |
2.2.5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诱发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人群心理及行为研究 | 第31-39页 |
3.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个体心理特征及行为决策 | 第31-34页 |
3.1.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个体心理特征 | 第31-32页 |
3.1.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个体行为决策 | 第32-34页 |
3.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 第34-39页 |
3.2.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群体心理特征 | 第35-36页 |
3.2.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群体行为理论 | 第36-37页 |
3.2.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中群体行为模式 | 第37-39页 |
4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 | 第39-52页 |
4.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理论体系 | 第40-41页 |
4.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机理 | 第41-44页 |
4.2.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理论模型 | 第41-42页 |
4.2.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过程分析 | 第42-44页 |
4.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展机理 | 第44-45页 |
4.4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演化机理 | 第45-52页 |
4.4.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转化机理 | 第45-46页 |
4.4.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蔓延机理 | 第46-47页 |
4.4.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衍生机理 | 第47-48页 |
4.4.4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耦合机理 | 第48-52页 |
5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体系研究 | 第52-60页 |
5.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体系构建目标 | 第52页 |
5.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体系构建原则 | 第52-53页 |
5.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体系框架 | 第53-60页 |
5.3.1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阶段及策略 | 第53-54页 |
5.3.2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内容 | 第54页 |
5.3.3 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防控措施 | 第54-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