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8-10页 |
| 2 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立法沿革以及现状 | 第10-14页 |
| 2.1 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立法沿革 | 第10-11页 |
| 2.1.1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非法行医罪立法概况 | 第10-11页 |
| 2.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非法行医罪立法概况 | 第11页 |
| 2.2 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现状 | 第11-14页 |
| 3 非法行医罪主体概述 | 第14-21页 |
| 3.1 研究非法行医罪主体的意义 | 第14-16页 |
| 3.1.1 研究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学术意义 | 第15页 |
| 3.1.2 研究非法行医罪主体的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 3.2 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含义 | 第16-18页 |
| 3.2.1 关于非法行医罪主体含义的争议 | 第16-17页 |
| 3.2.2 非法行医罪主体含义的确定 | 第17-18页 |
| 3.3 非法行医罪主体资格的认定 | 第18-21页 |
| 4 已获得医生执业资格情形下的非法行医犯罪主体认定 | 第21-26页 |
| 4.1 学术争议 | 第21-22页 |
| 4.1.1“肯定说” | 第21-22页 |
| 4.1.2“否定说” | 第22页 |
| 4.1.3“折中说” | 第22页 |
| 4.2 辩证分析 | 第22-26页 |
| 4.2.1 超出执业类别行医 | 第22-23页 |
| 4.2.2 超出执业范围行医 | 第23-24页 |
| 4.2.3 超出执业地点行医 | 第24-26页 |
| 5 未获得医生执业资格情形下的非法行医犯罪主体认定 | 第26-30页 |
| 5.1 乡村医生情形下的非法行医犯罪主体认定 | 第26-28页 |
| 5.1.1 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获得 | 第26-27页 |
| 5.1.2 已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情形下的非法行医犯罪主体认定 | 第27-28页 |
| 5.2 实习医生情形下的非法行医犯罪主体认定 | 第28-30页 |
| 5.2.1 实习医生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 第28-29页 |
| 5.2.2 实习医生构成非法行医罪主体的情形 | 第29-30页 |
| 6 结语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