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海外机关报《救国时报》的女性报道研究--基于大众传媒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分析视角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8页 |
2 《救国时报》的发展轨迹 | 第18-20页 |
2.1 《救国时报》的前身《救国报》 | 第18页 |
2.2 《救国时报》的创办与发展 | 第18-20页 |
3 《救国时报》女性报道的语境 | 第20-23页 |
3.1 历史语境: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 | 第20页 |
3.2 社会语境:此起彼伏的妇女运动 | 第20-22页 |
3.3 政治语境:中共的社会主义革命 | 第22-23页 |
4 《救国时报》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23-29页 |
4.1 动员女性投身战争 | 第23-24页 |
4.2 报道女性抗战事迹 | 第24-25页 |
4.3 塑造优秀女性典型 | 第25-27页 |
4.4 呈现战时女性生活 | 第27-28页 |
4.5 反映女性社会地位 | 第28-29页 |
5 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救国时报》女性报道 | 第29-48页 |
5.1 积极传播政治文化 | 第29-35页 |
5.2 主动建构政治价值 | 第35-39页 |
5.3 促进政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第39-42页 |
5.4 成功塑造政治人格 | 第42-45页 |
5.5 协助政治系统的维持与变革 | 第45-48页 |
6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