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相关内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文化语境营造 | 第20-32页 |
2.1 时间维度 | 第20-25页 |
2.1.1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化的同源与分流 | 第20-21页 |
2.1.2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化的阶段性演变 | 第21-25页 |
2.2 空间维度 | 第25-32页 |
2.2.1 两岸故宫博物院院址空间文化的原生与衍生 | 第25-27页 |
2.2.2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区域位置的象征意义 | 第27-29页 |
2.2.3 两岸故宫博物院在社会文化公共空间中的职能 | 第29-32页 |
3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文化语义表达 | 第32-55页 |
3.1 形:文化印象 | 第32-38页 |
3.1.1 色彩 | 第32-34页 |
3.1.2 材质 | 第34-36页 |
3.1.3 造型 | 第36-38页 |
3.1.4 小结 | 第38页 |
3.2 能:文化功能 | 第38-50页 |
3.2.1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信息传播功能 | 第39-41页 |
3.2.2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引导教化功能 | 第41-43页 |
3.2.3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景映射功能 | 第43-46页 |
3.2.4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意涵象征功能 | 第46-48页 |
3.2.5 博物涫文创产品的休闲娱乐功能 | 第48-50页 |
3.2.6 小结 | 第50页 |
3.3 意:文化精神 | 第50-52页 |
3.4 结论 | 第52-55页 |
4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内涵发凡 | 第55-62页 |
4.1 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文化生态 | 第55-60页 |
4.1.1 博物馆文创产设计生态中角色和环境 | 第55-59页 |
4.1.2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文化生态中角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59-60页 |
4.2 启示 | 第60-62页 |
5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