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村合作社参与下的乡村空间管治研究--以草庙村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现实背景第13-14页
        1.1.2 学术研究背景第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15页
        1.2.2 实践意义第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实地调研法第15页
        1.3.2 访谈法第15-16页
        1.3.3 数理分析法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第18-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管治第18页
        2.1.2 空间管治第18页
        2.1.3 社区治理第18-19页
        2.1.4 农村合作社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0页
        2.2.1 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第19页
        2.2.2 空间管治的相关理论第19-20页
    2.3 相关研究综述第20-26页
        2.3.1 空间管治的国内外相关综述第20-22页
        2.3.2 乡村空间管治的国内外相关综述第22-25页
        2.3.3 国内外农村合作社参与乡村空间管治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2.4 研究评述第26-28页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参与乡村空间管治的历史沿革第28-34页
    3.1 1919 年-1949年第28-29页
    3.2 1949 年-1985年第29-31页
    3.3 1985 年-2005年第31-32页
    3.4 2005 年至今第32-34页
4 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社参与乡村空间管治的模式梳理第34-40页
    4.1 政府主导模式第34-35页
    4.2 资本主导模式第35-36页
    4.3 技术主导模式第36-37页
    4.4 乡村精英主导模式第37-38页
    4.5 多元主导模式第38-40页
5 实证研究第40-77页
    5.1 案例地选取第40-41页
        5.1.1 案例地概况第40页
        5.1.2 案例地典型性分析第40-41页
    5.2 案例地基本调查信息第41-44页
        5.2.1 半结构式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第42-43页
        5.2.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43-44页
    5.3 合作社参与下的案例地空间管治模式研判第44-49页
        5.3.1 案例地合作社的类型分析第44-45页
        5.3.2 案例地合作社在管治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第45-48页
        5.3.3 合作社视角下的案例地空间管治模式判定第48-49页
    5.4 合作社参与下的草庙村空间管治机制分析第49-56页
        5.4.1 促进空间管治主体增多第49-52页
        5.4.2 空间内权力重心发生转移第52-56页
        5.4.3 新的空间管治机制形成第56页
    5.5 合作社参与下的草庙村资源配置探究第56-76页
        5.5.1 合作社参与下的经济资源空间管治第56-66页
        5.5.2 合作社参与下的政治资源空间管治第66-71页
        5.5.3 合作社参与下的草庙村社会资源配置第71-76页
    5.6 研究总结第76-77页
6 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第77-80页
    6.1 研究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扶贫理论与政策演进的研究(1978-2018)
下一篇:基于DPSIR-FUZZY模型融合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武宁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