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生物柴油的性质和发展 | 第10-13页 |
1.1.1 生物柴油的性质 | 第10-12页 |
1.1.2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 生物柴油的进展研究 | 第13-16页 |
1.2.1 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 | 第13-14页 |
1.2.2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 | 第14-16页 |
1.3 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 | 第16-20页 |
1.3.1 均相酸催化剂 | 第17页 |
1.3.2 均相碱催化剂 | 第17-18页 |
1.3.3 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 | 第18页 |
1.3.4 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 | 第18-20页 |
1.3.5 酶催化剂 | 第20页 |
1.4 实验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1.4.1 实验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1.4.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二元固体碱SiO_2@CaO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第23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3.1 SiO_2@Ca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3.3 催化反应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25-28页 |
2.4.2 合成生物柴油的条件优化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栗毛球状二元固体碱MgO@Ca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3.3 催化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3.1 栗毛球状MgO@CaO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页 |
3.3.2 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3.3 催化反应 | 第3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3.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36-39页 |
3.4.2 合成生物柴油的条件优化 | 第39-44页 |
3.4.3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磁性二元固体碱Fe2O3@CaO的催化性能考察 | 第46-6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第46-47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46-47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7页 |
4.3 催化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4.3.1 Fe_2O_3@CaO的制备 | 第47-48页 |
4.3.2 分析方法 | 第48页 |
4.3.3 催化反应 | 第48-50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4.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50-53页 |
4.4.2 合成生物柴油的条件优化 | 第53-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香蕉皮制得的二元固体碱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60-71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第60-61页 |
5.2.1 实验药品 | 第60-61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61页 |
5.3 催化剂的制备及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5.3.1 香蕉皮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 | 第61页 |
5.3.2 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5.3.3 酯交换反应 | 第6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5.4.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62-66页 |
5.4.2 合成生物柴油的条件优化 | 第66-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附录: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