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蚯蚓和菌根真菌促进土霉素降解及其修复污染土壤的协同机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术语表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25页
        1.2.1 抗生素污染现状第10-13页
        1.2.2 抗生素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危害第13-19页
        1.2.3 土霉素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危害第19-20页
        1.2.4 蚯蚓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第20-22页
        1.2.5 菌根真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第22-23页
        1.2.6 菌根真菌和蚯蚓互作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25-28页
        1.4.1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4.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土霉素对土壤-玉米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第28-43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8-32页
        2.1.1 试验材料第28页
        2.1.2 试验设计第28-29页
        2.1.3 样品采集第29页
        2.1.4 指标测定方法第29-32页
        2.1.5 数据处理第32页
    2.2 结果分析第32-36页
        2.2.1 土霉素在土壤和玉米体内的残留第32-33页
        2.2.2 土霉素对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3-34页
        2.2.3 土霉素对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第34-35页
        2.2.4 土霉素对玉米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2.3 讨论第36-41页
        2.3.1 土霉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36-37页
        2.3.2 土霉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37-38页
        2.3.3 土霉素对玉米养分吸收和生理的影响第38-41页
    2.4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蚯蚓对土霉素降解动态的影响第43-57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3-46页
        3.1.1 试验材料第43-44页
        3.1.2 试验设计第44页
        3.1.3 土样采集第44页
        3.1.4 指标测定方法第44-46页
        3.1.5 数据处理方法第46页
    3.2 结果分析第46-54页
        3.2.1 蚯蚓对土霉素降解动态及降解产物的影响第46-49页
        3.2.2 蚯蚓对土霉素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修复第49-54页
    3.3 讨论第54-56页
        3.3.1 蚯蚓对土壤中土霉素降解过程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第54-55页
        3.3.2 蚯蚓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降解土霉素第55-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蚯蚓菌根协同对菌丝际中土霉素的降解作用第57-7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4.1.1 试验材料第58页
        4.1.2 试验装置第58-59页
        4.1.3 试验设计第59页
    4.2 数据处理第59-60页
    4.3 结果第60-68页
        4.3.1 试验周期内蚯蚓活性以及AM真菌侵染率第60页
        4.3.2 蚯蚓菌根协同对菌丝际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第60页
        4.3.3 OTC以及其降解产物的残留状态第60-61页
        4.3.4 土壤细菌群落指标第61-65页
        4.3.5 细菌群落的优势种群描述第65-67页
        4.3.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67-68页
    4.4 讨论第68-72页
        4.4.1 土霉素及其降解产物在菌丝际土壤中的降解第68-69页
        4.4.2 蚯蚓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和菌丝际土霉素的降解第69-70页
        4.4.3 AM真菌菌丝对微生物群落及土霉素降解的影响第70-71页
        4.4.4 蚯蚓和AM真菌菌丝协同影响土霉素降解第71-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蚯蚓-菌根协同对土霉素污染的根际修复效应第73-91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74-77页
        5.1.1 试验材料第74页
        5.1.2 试验设计第74-75页
        5.1.3 土样和植株样采集第75页
        5.1.4 指标测定方法第75-77页
        5.1.5 数据处理第77页
    5.2 结果第77-84页
        5.2.1 蚯蚓回收及菌根侵染状况第77-78页
        5.2.2 土霉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第78页
        5.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第78-80页
        5.2.4 蚯蚓菌根互作对根际土壤氮含量及玉米氮吸收影响第80-83页
        5.2.5 玉米植株内土霉素残留和根系活力第83-84页
    5.3 讨论第84-89页
        5.3.1 蚯蚓和AM真菌协同对根际土壤中土霉素降解的影响第84-86页
        5.3.2 蚯蚓和AM真菌协同对土霉素污染中玉米氮吸收的修复作用第86-89页
    5.4 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主要结论第91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91-92页
    6.3 后续研究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表1第110-112页
附表2第112-114页
个人简介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方法与系统模型研究
下一篇:苜蓿果荚光合性能及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